close

unnamed   

 

國寶建築師王大閎先生於本528日於自宅安詳逝世,享壽101歲。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聞訊深表哀悼。王大閎先生為臺灣建築界的標竿人物,建築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品味,結合西方20世紀現代建築的簡約與中國文化的高雅,重新凝融中西方現代主義元素,創造其獨有風格的建築語彙。數十年執著於建築現代化的努力,在兩岸建築史與後進建築師心目中占重要地位。

 

活躍於臺灣5070年代的王大閎作品無數,如建於1971年的外交部與1972年的國父紀念館均為其代表作品。而被公認最能代表王大閎建築風格的,是原建於建國南路的自用小宅,亦是他在臺灣開業後的首件作品。除了建築師的身份,王大閎也同時是位作家,建築設計之外,兼擅散文及詩作翻譯,創作能量豐沛。風雅的性格與廣博的學養,形塑了他鮮明的個人形象,而有「建築詩人」的稱號。在他的生平自述中曾形容,自己的建築師生涯像是為他人作畫的畫家,唯有始終掛念和最終未能實現的「登月紀念碑」設計來自於個人的創作興趣,其浪漫文人性格在王大閎的字裡行間處處可見。

 

建國南路的王大閎自宅現已拆毀,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重建於北美館南側美術公園,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2018年起正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管理經營。館方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概念啟動營運,規劃沉浸式參與計畫《走路去月亮的人》,以其此生未能完成「登月紀念碑」的宿願為發想,淬煉自王大閎先生對於建築美學的堅持,橫跨五十年的故事背景為主軸,讓觀眾得以窺見於王大閎生命歷程與內心世界,體驗詩學般的場域精神。

 

館長林平特別表示,「高人無法長存,但他的精神與哲學卻能每日與我們俱在。」北美館以此理念經營「王大閎建築劇場」,強調「建築」與「劇場」的元素,構思建築作為生活與展演的共同平臺,透過情境導引與劇場式空間想像,深入了解王大閎的生命體驗和設計觀點,進而了解華人文化、臺灣建築發展和世界建築的歷史與連結。透過這座興起想像的建築,北美館讓大家記得這位重要的建築師和他所代表的一切。

 

北美館也同時進行影片拍攝計畫《誰來王宅午茶》,邀集臺灣建築學者與藝文人士共同回應王大閎建築美學與自宅記憶,於王大閎自宅為拍攝基地開拍,在美術館之友聯誼會贊助之下,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執行,為臺灣建築大師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期望王大閎自宅空間能在美術館的經營下,成為觀眾認識王大閎及其自宅的關鍵基地,並成為推動臺灣建築史與引介建築美學的表演平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oCo姐姐 的頭像
    CoCo姐姐

    CoCo姐姐詠時尚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