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愛藝術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位藝術家因為成長背景的不同,而成為今日的自己。以時尚藝術姿態呈現的尹紅,她獨特背景,讓她穿梭在藝術及時尚圈中,自成一派貓萌派的風格。

 

    出生在蘇州的尹紅,從小就受到藝術家庭的薰陶,父親是個發明多項專利的高級工程師,母親是位中學音樂高級教師,經常分享對音樂和藝術的熱愛。

    從小耳濡目染的尹紅,在五歲的時候就展露畫畫的才華,喜歡畫水墨人物、臨摹柳公權字帖,父母親發現尹紅的天賦,讓她跟隨蘇州名家學習畫畫。那時的尹紅跟隨兩位老師學習,一位是蘇州名師學習仕女畫,一位則是從香港回來的教授學習素描,就這樣一路學習到小學。只知道一直練工筆與技法,年紀還小、沒有想法,尹紅說:「開啟我繪畫生命重要啟蒙老師,是中學時期的沈老師!」

    就讀第一中學的尹紅,在沈老師的教導之下,添加了畫中的精神與想法,不再只是臨摹,以一幅「嫦娥奔月」參加了美術比賽,獲得了中學學校比賽第一名,同時加強尹紅對唸美術的堅定信心,於是在沈老師專業美術班的輔導下,中學畢業後,考上了南京曉莊師範美術系。這是一所由陶行知創辦的師範學校,專門培養小學老師,是屬於國家級的終身教職,也就是說,考上了這個學校,尹紅的未來就不愁沒飯吃,藉由教職,由國家終身供養,這間相當難考的學校,全江蘇只有三十個學生,而蘇州市只招十個學生名額,尹紅以亮眼成績錄取,年輕的她就以為這輩子以教育界的老師自居。年輕又有才華,長得又漂亮、家庭環境好,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畢業後分配到蘇州26中學。

    年輕就是本錢,愛學習也愛做夢的尹紅,到了前身是蘇州美專念大專蘇州美專,有國內一些知名藝術家和留學回來的老師,加上蘇州兩千年歷史的私家園林,交融出一股強大的美術衝擊感。由美術家顏文樑創辦的蘇州美專,在1928年滄浪亭成立蘇州美術館,在1931年在滄浪亭東側建了一棟大樓,大家都稱之為羅馬大樓,前檐下有仿古希臘愛奧尼式柱14根。

  將歐洲藝術殿堂搬到蘇州的私園中,尹紅在蘇州美專第一次看到古羅馬大柱子的美學,讓她心生嚮,徜徉在蘇州美專的多元化學習下,顏文樑留法經驗的影響,開啟了她想到歐洲留學的想法,此外,在蘇州美專主修環境藝術設計,學習英文、色彩、素描等多門學科,特別在留學俄羅斯的老師學習下,尹紅的素描的扎實功力被老師練了出來。

    尹紅回想:「那時候,每天被老師磨著練素描,從義大利文藝復興到當代藝術,從局部到全身,甚至真人模特兒,我都畫過,整天沈浸在素描的世界中,還有人誤以為我的人體素描就是常玉畫的呢!」

    可能是個性使然,年輕時候的尹紅,素描的筆觸是豪邁、瀟灑,自有一番況味,也可能是內在靈魂的呼喚,讓尹紅很想自己追求藝術的夢想,她要高飛,要出去闖一闖!

    因緣際會到台灣開了第一次個展,展開藝術家的生涯,尹紅最初的作品是以花卉為主的油畫,就在首次個展中,讓英國外交官相當欣賞,進而安排尹紅與倫敦聖馬丁大學教授會面,在英國文化協會體驗倫敦聖馬丁大學藝術創意繪畫課程,開啟了尹紅繼續深造的緣分,邀請尹紅到倫敦藝術大學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繼續深造,一向喜歡學習的她,受到了鼓勵,也啟動了她的歐洲夢,毅然決然飛到了英國,從頭開始學習了英式英文、藝術、戲劇、時尚與珠寶。

尹紅:這十年英國經驗讓我眼界大開,我像海綿一樣不段吸收!

    在倫敦的時光,除了學校學習之外,也接觸了精品工作,在Chanel、Fendi、Burberry等大品牌工作,也擔任過Chanel的彩妝模特兒,長達十年的時間在英國大學及工作上接觸,每份工作、每個階段,讓尹紅慢慢累積了時尚藝術品味的因子,也由於她不斷的努力,被法國百年奢華品牌Goyard相中,邀請尹紅至巴黎邊學習及工作。尹紅至今還很感謝Goyard的重用,讓她全方位的學習,從品牌精神、文化傳承,高級訂製⋯⋯等學習等,讓尹紅在時尚美學的部分,提升百分百的法式養分!

    在法國Goyard,尹紅看到的什麼叫做時尚生活美學,她說:「我在Goyard這個品牌中,才驚覺原來精品不只是一個名詞,它更是一個生活動詞。」當寵物袋也在Goyard品項中出現,讓尹紅從寵物袋進而產生對寵物的喜愛,「原來透過精品與寵物的連結,寵物也可以時尚般的生活。」也就是這樣的生活體驗,開啟了尹紅的創作靈感。

    當2012年尹紅被法國總部派到台灣來開設旗艦店時,同時也養了一隻銀灰色金吉拉的貓咪,尹紅把祂也命名Goryard。

 

 

    2019年,尹紅開始創作了一系列的貓咪畫作,並展出了「戴珍珠耳環的貓咪—2019繪畫特展」以愛貓Goyard為靈感,讓Goyard化身為各大名畫的主角包括維梅爾的《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後的晚餐》、克林姆的《吻》、孟克的《吶喊》,將貓咪的萌樣與這些曠世名作結合,超寫實的當代藝術表現手法,將她自己的金吉拉貓咪跳入了世界名畫中的不同角色,頗具戲劇的效果。

 

 

    尹紅說,精緻、奢華、優雅、永恆的讚美,是他畫筆下特殊的元素,想要讓藝術更貼近生活,也增添趣味,常陪在身邊愛貓Goyard搖身一變成為主角,就是希望他能貼近我的生活。

    她表示:「蒙娜麗莎的畫作,永遠是達芬奇,永遠住在羅浮宮內,我們只能在藝術空間隔著玻璃欣賞,為什麼藝術永遠距離人們的生活那麼遠,」內心有個聲音:為什麼我不把它畫出來,同樣是神秘感,藝術殿堂的畫作VS貓咪,為什麼不把我可愛的貓咪一起結合名畫?於是,有了第一幅的蒙娜麗莎的貓!尹紅笑著說:「這樣既可以看到蒙娜麗莎,也可以看到我的貓咪,立刻變成貼近了我的生活中!」

 

    

    就是這樣一個聲音,讓她將兩者結合,巧妙的運用她繪畫的功力,以超寫實手法將貓臉融入名作之中,第一幅《帶珍珠耳環的貓咪》,畫出來的效果讓她震驚,想不到貓咪與名作融合在一起,可以呈現這般奢華又優雅的氛圍,於是一口氣創作了十幅畫作,中醫界的LV——鼎妍中醫診所旗艦購藏多幅貓咪系列作品,在賽珍珠公益拍賣活動獲得收藏家的高價收藏,還受到紐約時裝周的肯定,受邀設計了亞洲人在紐約時裝周的海報(AsianInNY New York Fashion Show),在紐約時尚圈內造成了一股風騷。

熱鬧的亞洲人在紐約・紐約時尚週開幕

攝影師Ken Lo、時尚插畫家Nina Edward(上左)

紐約瘋狂亞洲富豪創辦人NYC Crazy Rich Asians Founder戴士鈞

AsianInNY Show Director  馮子馨、模特兒May C(上中)

AsianInNY創辦人李孟璇(中左)BAS-Brooklyn Artist Studio Patrick Huang+Sharon(中右)

品牌首席彩妝師 Wendy Lin(下左)、 Good Maker團隊(下中)陳錦芳美術館館長侯幸君、Modeling Coach Yilin Hsu中左)

 


與AsianInNY 創辦人李孟璇Dania Lee及時尚插畫家Nina Edward在紐約時裝秀一起看秀合影(右上)

 

參加Custo Show

Custo Barcelona/Designer

 Wendy Lin/makeup Artist

 

因為貓咪的萌樣而前進大蘋果紐約,從繪畫邁入自己熟悉的時尚領域

既時尚又兼具藝術才華

一直都是尹紅上散發得到的氣質

而今在紐約時尚週的海報的設計,再度證明她的時尚藝術家這條路線毋庸置疑。

 

美國知名「全美超級模特新秀大賽」第四季中榮獲冠軍的Naima Mora( 右上二)

服裝設計師魏子淵Tzu-Yuan Wei(下圖左一)、

服裝設計師柯詩群Minika Ko(下圖左四)

服裝設計師張傑閔Lawrence Chang(下圖右三)

 

    從貓咪帶出來的靈感結合,讓尹紅走出了一條時尚風格的路,跳脫了藝術高不可深的框架,貼近了她時尚的藝術生活,也因為《帶珍珠耳環的貓咪》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讓尹紅穿梭在藝術、時尚圈中,登上了時尚藝術家的位置!

尹紅VS.紐約塗鴉藝術家lan Cinco inBrooklyn

追蹤尹紅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hongyingallery/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位年輕藝術家,有關心你的生活周遭,

將耳熟能詳的傳說、熟悉的巷弄建物‧現實與幻想交互作用後,

總能從再平凡不過的日常景物中,找到其獨得特性,帶來超乎想像的驚奇,

CoCo姐姊邀請你一起進入這個奇境中參觀

宛儒畫廊9月7日開展的「奇境締造者」

由四位年輕的台灣藝術家攜手,藉由不同的藝術作品帶來感官的體驗,連結成一場超乎想像的藝術奇境。

參展的四位青年藝術家:呂迦諾、李明峰、陳佑朋、江盈臻

在創作上以各自的風格詮釋在平凡不過的日常景物中,

利用熟悉的人事景物,交錯現實與幻想,發揮屬於他們獨特的「奇境」體驗。

 

 

藝術家~~江盈臻

同時兼具彩墨、壓克力與油畫多項媒材的表現的江盈臻,

其作品多為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中彩墨作品中以「共生」作為重要的元素,

透過細膩的線條與有機體來呈現抽象情感的微妙流動,

碰撞、連結與斷裂,照出那個共生的唯一,

相反的在壓克力與油畫作品,則以一種較詭譎的氛圍,呈現出人與人間的矛盾感。

利用常人愉快的交談與相處的表面,

與自我內心的矛盾感,表現出人與人之間複雜的訊號傳遞
 

 

藝術家~~呂迦諾

出生在台灣的呂迦諾的作品,嘗試將熱抽象技法與冷抽象技法結合,

試圖以繪畫表述「意志」在心靈活動中變化的狀態,

試圖使內在思維具體化,

傳達心靈深處的崇高感,呈現內在奇幻的空間透視,以裝飾性為元素的抽象繪畫風格。

 

藝術家~~李明峰

而對於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深度省思,正是李明峰這系列創作的主旨,

在生活瑣事中伴隨而行的情緒或回憶,

每個人生中不同的經歷。

那些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細膩情感,如同稜線般蜿蜒,像山的兩面銳利分明又不分彼此,

就像是畫面那些幾何一樣,總是難以捉模。

 

藝術家~~陳佑朋

在陳佑朋的作品當中,有許多創作都來自於自身生活與兒時回憶,

透過畫面的「拉鍊」與「馬」做為自我比擬與成長的表現,

「拉鍊」是陳佑朋在畫作上表現對聲音的紀錄,

透過每天出門都能聽到拉鍊快速拉起的聲音,象徵著一個開端,

正如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各自的起點,在他的畫布中敘述著生活中不同的故事。

而「馬」則像是他兒時無可或缺的記憶,希望透過馬的姿態來自我比擬,

呈現出心境的轉移,引領著自身晉升到下一階段。

 

畫廊的空間有兩個區塊,分別展出兩個藝術家的作品。

 

 

CoCo姐姊很喜歡看展覽,可以從作品看到創作者的腦袋瓜在想什麼。

兩位新生代藝術家呂迦諾、江盈臻

將生活周遭與人的關係闡述另一種觀點

 

呂迦諾在作品萬花筒面前解說:

在他的觀點中,從萬花筒看出這個世界,說的就是在他的心中,

看出的這個世界是這般的五顏六色,又纏繞不已,組合成不同的形式產生各種關係!

 

 

才碩二生的江盈臻,本人相當可愛,她說她很害怕與人接觸,

在一次看到香菇產生出來的細菌,發現了共生的概念,也喜歡放大後的菌體的感覺,

於是畫了出來,用既魔幻又寫實的方式呈現。

 

曾經喜歡用水墨的工筆白描手法呈現情感的細膩度,現在使用油畫則是為了突現幻想的效果。

對江盈臻來說,油畫更散發出了甜蜜的感覺,本來是角落的生長物,

在他的筆觸下,遠看成了美麗動人的作品,但她也說:

童話世界終究是虛擬的,甜蜜只是沈浸在其中的幻想,近看仍會發現那是一種濃厚的糾結!

敏銳的觀察力,一語道破話中影藏後面的意涵

生活本就是現實殘酷,

我們都活在美好編織的世界中,

活在當下,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假,似乎不重要了,

滿足心靈層面那一塊才是他挖出的生命共生密碼!

我喜歡這樣內在層面很高的藝術家(左邊是藝術家謝宛儒)

 

 

奇境締造者 Architects of Magical Worlds
| 展覽期間 | 2019.9.7-9.29
| 參展藝術家| 李明峰、江盈臻、呂迦諾、陳佑朋
| 地點|宛儒畫廊 -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343號10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7109842_2078822648820239_8315248476820602880_n.jpg

受邀參加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 GAA Foundation

主辦《個人結構-開放邊界》展覽「Venice Exhibition PERSONAL STRUCTURES: Open Borders 」,

在 2019 年第五十八屆威尼斯雙年展脈絡下,全球藝術事務基金會(Global Art Affairs Foundation, GAA Foundation)

主辦《個人結構-開放邊界》(Personal Structures–open borders)展覽,

分別在威尼斯著名地點本博宮(Palazzo Bembo), 莫拉宮(Palazzo Mora)和瑪莉蕾瑞莎花園(Giardini Marinaressa)展出。

 

 

53456356_10212550432808413_6278361005491748864_n.jpg53761270_10212550431688385_4812244494181203968_n.jpg53691267_10212550430808363_6122529284071358464_n.jpg

 

《個人結構-開放邊界》主要關切歐洲與非歐洲之間差異與共同之間的對話狀 態,讓觀者在日常環境之間凝聚意識,藉由時間與空間的文化特性提升人類個體 存在的觀察洞見。宛儒畫廊受邀參加本屆 GAA Foundation 主辦的展覽,

展出藝廊代理的三位藝術家:連建興、謝宛儒、郭彥甫。

三位藝術家針對展覽的命題,透過不同創作實踐的個體狀態與作品呈現的有機組態(configuration)予以對話

 

靜心之島2019連建興194x112油畫.jpg

連建興的魔幻寫實,一直被收藏家所喜愛,近看畫作,

連老師說,你可以看到細微之處,都是他一筆筆勾勒出的,需要花很多眼力來作畫!

主要透過個人的記憶圖像,組織成一套虛構的敘事邏輯。

邀請觀者針對畫中虛構的形體,喚醒台灣地景的回憶,並在觀看中穿梭於歷史與 現實之間的當下。

 

謝宛儒_游絲132x100cm_水墨_2019.jpg

 

IMG_4305.JPG

本來在美國是執業醫生的謝宛儒,因為喜歡藝術唱歌等,將人生抽離醫界回到台灣開始創作,

以水墨帶動的韻律及氣功的方式作畫,

在抽象與水墨間,轉化為一種藝術療癒的方式,帶動參觀者進入她的抒發與張力邊界形貌。

可人親切的Juile,常常看到我就說

很開心因為藝術認識了這麼多人,她非常喜歡台灣!

郭彥甫_這邊到那邊B_190x170cm_2019_複合媒材.jpg

IMG_4304.JPG

 

三年前就訪問過郭彥甫,恭喜他持繼創作,也受邀到威尼斯展出,

當年採訪時就以行李箱作為主題,透 過物件的再現形像作為自我肖像,

彥甫說:他常需要使用行李箱,所以常在想與行李箱之間的關聯,

呈現藝術家個人身影如何在繪畫中進行反身性的思考與自我旅程的對應關係。

 

三位當代繪畫藝術的創 作,

藉由繪畫中不同的構圖(composition),以及各自感受到的不同觀察的生活體悟

激發觀者進入私人與公共彼此模糊 的想像邊界,從中開啟個人與世界之間的有機思維與情感動能(agency)。

參展作品將運往威尼斯本博宮(Palazzo Bembo),於五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二十四日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展出。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named   

 

國寶建築師王大閎先生於本528日於自宅安詳逝世,享壽101歲。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聞訊深表哀悼。王大閎先生為臺灣建築界的標竿人物,建築作品融合東西方美學品味,結合西方20世紀現代建築的簡約與中國文化的高雅,重新凝融中西方現代主義元素,創造其獨有風格的建築語彙。數十年執著於建築現代化的努力,在兩岸建築史與後進建築師心目中占重要地位。

 

活躍於臺灣5070年代的王大閎作品無數,如建於1971年的外交部與1972年的國父紀念館均為其代表作品。而被公認最能代表王大閎建築風格的,是原建於建國南路的自用小宅,亦是他在臺灣開業後的首件作品。除了建築師的身份,王大閎也同時是位作家,建築設計之外,兼擅散文及詩作翻譯,創作能量豐沛。風雅的性格與廣博的學養,形塑了他鮮明的個人形象,而有「建築詩人」的稱號。在他的生平自述中曾形容,自己的建築師生涯像是為他人作畫的畫家,唯有始終掛念和最終未能實現的「登月紀念碑」設計來自於個人的創作興趣,其浪漫文人性格在王大閎的字裡行間處處可見。

 

建國南路的王大閎自宅現已拆毀,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重建於北美館南側美術公園,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2018年起正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管理經營。館方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概念啟動營運,規劃沉浸式參與計畫《走路去月亮的人》,以其此生未能完成「登月紀念碑」的宿願為發想,淬煉自王大閎先生對於建築美學的堅持,橫跨五十年的故事背景為主軸,讓觀眾得以窺見於王大閎生命歷程與內心世界,體驗詩學般的場域精神。

 

館長林平特別表示,「高人無法長存,但他的精神與哲學卻能每日與我們俱在。」北美館以此理念經營「王大閎建築劇場」,強調「建築」與「劇場」的元素,構思建築作為生活與展演的共同平臺,透過情境導引與劇場式空間想像,深入了解王大閎的生命體驗和設計觀點,進而了解華人文化、臺灣建築發展和世界建築的歷史與連結。透過這座興起想像的建築,北美館讓大家記得這位重要的建築師和他所代表的一切。

 

北美館也同時進行影片拍攝計畫《誰來王宅午茶》,邀集臺灣建築學者與藝文人士共同回應王大閎建築美學與自宅記憶,於王大閎自宅為拍攝基地開拍,在美術館之友聯誼會贊助之下,由臺北市立美術館執行,為臺灣建築大師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期望王大閎自宅空間能在美術館的經營下,成為觀眾認識王大閎及其自宅的關鍵基地,並成為推動臺灣建築史與引介建築美學的表演平台。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美館 x 藝術銀行〈大人馬戲樂園〉文博會登場

 

 

 

 

 2018臺灣文博會今(18)日正式開幕,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首度與「藝術銀行」聯手,推出《大人馬戲樂園》特展,透過展覽加強藝術藏品與民眾生活的連結。國美館並首度將館藏作品應用VR技術開發之「蓮池潭外傳」虛擬實境互動裝置帶到臺北,讓北部民眾也能親身體驗藝術家的畫中世界。活動期間推出限定優惠,觀展之餘還能體驗藝術以及拿好禮,歡迎民眾至花博公園爭豔館與國美館同樂。

《大人馬戲樂園》以「大人世界」為核心,透過藝術家眼中的社會現象與生活樣貌,結合既真實又奇幻的展場空間,邀請觀眾一起思考心目中「大人世界」。除了展出藝術銀行購藏作品外,也帶入國美館近年以「食、衣、住、行」等民生主題所開發之兼具趣味性與獨特性的衍生商品,包含與臺灣生活家居品牌「生活工場」聯名合作開發的7件獨具創意的居家單品,如檯燈、邊几、書櫃、搖椅等,將「美好」美學帶入日常生活。

國美館自2015年起執行「臺灣科技融藝創新計畫」,推動數位科技與視覺藝術的跨界結合。「蓮池潭外傳」運用虛擬實境技術於國美館典藏的李明則作品《左營蓮池潭》,觀眾可化身為畫中的主角李公子,穿梭在李明則所描繪的左營蓮池潭與其武俠奇幻世界。VR互動體驗外,也更能從遊戲中了解藝術家的作品世界以及創作歷程。

2018臺灣文博會將持續至422日,國美館展區位於花博公園爭豔館,除了精彩展覽外,也特別配合文博會推出限定優惠,於會場購買國美館文創商品即享8折優惠。此外,因國美館適逢開館30周年,也特別提供生日跟國美館同一天(626)或名字內有「國」、「美」、「館」任一字的民眾7折優惠。當日消費滿1500()以上,還能參與「好運轉轉樂」乙次,有機會獲得限量精美好禮。歡迎關注文創的舊雨新知至國美館攤位(攤位號碼:D2-003&D2-005),一同實踐生活美學。

 

國美館 x 藝術銀行〈大人馬戲樂園〉文博會登場 (2)  

 

「大人馬戲樂園」

     展覽時間:107/4/18()-4/22() 10:00-18:00(4/22僅開放至17:00)

     展覽地點:花博公園爭豔館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春節假期2/15-2/16除夕、初一休館,2/17-2/20初二至初五正常開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 2372-3552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529

譽為「菲利浦.史塔克」接班人的「西班牙的設計金童」- Jaime Hayon亞米海因,繼荷蘭、以色列後,首度亞洲大型個展「FUNTASTICO | Jaime Hayon亞米.海因的設計狂想 亞洲巡迴特展」於 2017  12  30 日至 2018  3  4 日,重磅降臨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本次展覽除了匯集亞米.海因包括「綠公雞」、「西洋棋」與「搖滾熱狗椅」等歷年傑作外,還於 1229日開幕晚會首度舉辦小型拍賣會,拍賣會現場盛況空前,紛紛開出紅盤。

 IMG_8537

 

從設計完美跨界藝術,在生活美學當道的世界潮流中,你不能不認識這位來自西班牙的設計金童─Jaime Hayon亞米‧海因,他被視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新銳設計師,曾榮獲TIME時代雜誌評選全球百大創意設計師,WALLPAPER雜誌年度十大設計師,ELLE DECO國際大獎等無數肯定,歐美設計圈盛讚為是菲利浦‧史塔克天王地位的接班人。其一手打造的「FUNTASTICO | Jaime Hayon亞米‧海因的設計狂想 亞洲巡迴特展」即將華麗登台,這是繼荷蘭、以色列後,首度移展亞洲台北接力展出,2017/12/30-2018/3/4於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奇幻開展!

 

12/29開幕搶先看,集結亞米‧海因近十年來的創作精華,超過40件以上裝置藝術作品,從靈感源起的隨身塗鴉本、不同媒材與主題的個人創作,再到與國際知名品牌跨界合作的設計精品,透過特展六大展區的呈現,由內而外具體呈現亞米‧海因的設計觀,讓人們得以一窺設計師專屬的創作思路。

 

 

IMG_8496

 

「我的靈感來自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喜歡四處遊走與觀察,從中找到某個主題發揮。」亞米‧海因形容,他的創作過程就像廚師尋找食材,做成一道料理。而他的作品既嚴肅又童趣,這次在台北展出的作品都是最具創意、前所未有的,所有作品都注入他的熱情與靈魂。

 

本展共分為六大展區,從入口處的經典作品《綠公雞》、引領亞米‧海因踏上藝術家之路的首座大型裝置藝術《地中海數位巴洛克》、帶點玩心的典型亞米‧海因風格《我的馬戲團》、創新工藝設計的《巴卡拉水晶糖果罐》、個人藝術代表作《西洋棋》,到最後嘲諷流行文化的《美國城堡》,每一個獨立區塊都乘載著亞米‧海因的想像力,他希望人們到展覽裡與作品進行互動,不僅僅是從遠處欣賞,同時也能激發自我的創意思考,並放入自己對作品的解讀,全展區開放式的動線設計,讓觀展者感受最真實不受限的亞米‧海因。

 

IMG_8511

 

造型活潑逗趣的《綠公雞》,是亞米‧海因早期的作品,當時的創作靈感來自小朋友騎木馬的情景。但對深具幽默感的亞米‧海因來說,一般的木馬過於無聊,如果孩子從小改騎一隻看起來很瘋狂的綠色公雞,長大以後可能會變成不一樣的人。

 

 

 

如同他在《地中海數位巴洛克》作品中,不管是從仙人掌、豬跟小鳥這類具有隱喻符號的雕塑群,搭配牆上看似隨筆無章的奔放圖畫,明顯受到來自西班牙藝術史(例如超現實主義與畢卡索)的影響。亞米‧海因認為這就像是某種創世紀寓言,具體呈現在物件組合裡,其中充滿著掙扎、愛與救贖的敘事。

 IMG_8501

 

 

 

《西洋棋》是亞米‧海因於2009年受倫敦設計節邀請,在特拉法加廣場展出的作品,也是他個人生涯中最大的創作挑戰。《西洋棋》的每個棋子都是手工製作,底部為木材,頂部則是陶瓷,上方描繪英國歷史文化的圖案也是他本人親自操刀,他表示,創作過程必須非常小心,否則就得全部重新來過。

 

「常有人問我是設計師還是藝術家,我認為自己兩者皆是,也兩者都不是,是介於兩者中間。」亞米‧海因表示,他不會被侷限在某個框架中,當人們要求他設計一項產品,他當然會強調實用性,但他也希望能從藝術層面出發,帶給使用者一些訊息,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而他會有現在的成就,也可以歸功於他跳出框架的作法。

 

12/29開幕當晚在展覽現場也將舉行小型拍賣會,包含首度亮相的亞米‧海因個人最新聯名創作「劉野 x Jaime Hayon 溫柔的殺我」限量版雕塑、日本Choemon上出長右衛門窯燒、葡萄牙皇家御用瓷Vista Alegre以及由MOT與Bon Maison所提供的精品單椅。兼具設計實用性與藝術美感,亞米‧海因脫離傳統設計觀念,也沒有受限於傳統主義的巨大包袱,他創造出類巴洛克與超現實主義的自我風格,當然這些都不足以形容亞米‧海因從容遊走在設計與藝術間的那份想像力。另外特展現場首度導入LINE NOW服務,讓你用自己的LINE就能輕鬆導覽整個展覽內容,從分區文字到語音的解說,帶你完整走進亞米‧海因的設計狂想。

 

【展覽資訊】

         展覽時間: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3月4日
                     10:00-18:00 (17:30停止售票及入場,除夕休館)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五號倉庫 (110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Facebook:亞米‧海因的設計狂想 亞洲巡迴特展

         官方網頁:https://fundesign.tv/jaimehayon/

 

【售票訊息】

請洽7-11 ibon 、Yahoo奇摩超級商城、GOMAJI、博客來及udn售票網購買。

 

 

 

  IMG_8528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展場圖_03©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並於46日下午舉辦展覽開幕記者會、分享藝術家籌備已久的作品與成果。2014年,藝術家紀紐約以作品《運動三部曲》贏得臺北美術獎首獎,作品運用獨特觀點進行空間概念的思考,在許多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2017年,紀紐約再次回到臺北市立美術館,帶來不同的風格,展現他身為藝術家截然不同的創作面向。紀紐約表示,臺北美術獎之後的兩年多來,他婉拒了許多展覽的邀約,為的就是籌備這次在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出。

 

「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展覽以「紀凱淵」為名,是紀紐約平日生活所使用的本名。紀紐約特別分享:在他大學入學時,因為穿了「I ♥ NY」的T-Shirt參加校園迎新活動,自此展開以「紐約」為名的藝術生涯。相對於大家所熟悉的「紀紐約」,「紀凱淵」這個本名反而變得少為人知、彷彿是一組進入他生活私領域的通關密語。

3. 紀凱淵 - 2017紀紐約個展,錄像裝置,2017

 

扣合「展覽名稱透露藝術家另一面」的意涵,本次展覽從紀紐約的童年記憶與生活經驗出發。而展覽內容以「乞龜文化」為主題,本土慶典中常見的各種米龜是他童年時候最為深刻的記憶符號。七歲那年的元宵節,住在外婆家的紀紐約初次看見老師傅用雙手捏塑米龜,自此為米龜的線條與造型深深著迷,也因此開始試著用紙筆畫下來、甚至嘗試用紙黏土捏塑米龜的形象。米龜,可說是紀紐約人生中的第一個創作動機,更是他成長歷程中的首次美感體驗。紀紐約自我分析,認為自己在作品中所偏好使用的鮮明色調,也與成長經驗中的米龜記憶有關;米龜與慶典中所大量使用的鮮明色調,深刻影響了他往後的美學觀點養成。

記者會當中,美術館館長林平紀紐約進一步討論本次的展覽主題與內容。相對於過去紀紐約作品專注琢磨空間關係的命題,館長林平特別提到自己對紀紐約本次的呈現感到尤其驚喜:不同於以往由內向外探索空間的可能,這次藝術家由外而內地向自身的生命經驗進行思索,所處理的不僅是童年時候的記憶、更是一段關係,關於原鄉文化、在地的人物以及生活。紀紐約花了五年的時間,分別到家鄉的三間不同的米龜工作室參與米龜製作的過程;經過長期的參與,他在與師父們建立的信任與默契基礎上以最不干擾師傅作業的情形下進行記錄拍攝,留下了深刻而帶有情感的影像紀錄。

「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展場圖_04©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本次展覽展出作品以各式米龜為題材,運用裝置、錄像、現成物進行創作,呈現出米龜的靜態形象,以及製作過程的影像紀實。在信仰習俗與飲食文化都在轉變的時代,米龜正逐漸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著眼於傳統文化、童年記憶,紀紐約刻意在這系列作品當中忠實呈現最原始且真實的形象。紀紐約強調,藝術家應該扮演「載體」的角色,讓藝術發揮承載的功能、而非主觀的主宰;忠於原物形象是他藉以表示對文化尊重的方式。這系列作品承載著「乞龜文化」與其相關的人物、技藝,「乞龜」的主題則承載著藝術家的自我認同與童年記憶:紀紐約描述本次的展覽是一個「記憶重疊技藝的循環」,文化與人、藝術與記憶互相重合、相互承載。「紀凱淵-2017紀紐約個展」,藝術家用最真誠的自我,為觀眾帶來一場用情感認同與在地文化構築而成的展覽。  

 

2017.04.082017.06.04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樓DE展區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微光闇影》Fade Light, Dark Shadows_展場圖Installation_12©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光的時空相對望

 

 臺北市立美術館接續2016台北雙年展當下檔案・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檔案與歷史的多元詮釋視角與觀者無限解讀權,推出以攝影技術與圖像本質為討論的世代對話展覽《微光闇影》(Faint Light, Dark Shadows),由相片或影像中的光與影、明與暗相互依存與抗衡的交互關係為端點,邀集二十一組臺灣藝術家及團體,以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四種屬性為展覽脈絡,開展出對於「攝影」曝光、取景結構等技術面議題,導引至不同世代在各自政治、時代流行與環保觀念演變下的取材正確性與禁忌,最終回歸「攝影」身為記錄器材、蒐證器材,或是藝術創作媒材的本質討論。

 《微光闇影》Fade Light, Dark Shadows_展場圖Installation_01©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於記者會中,提起《微光闇影》展覽促成機緣,源起2016年館內典藏實驗展《舞弄珍藏:召喚/重想/再述的實驗室》,三位客座策展人當中兩位,皆選擇了以庫房典藏攝影作品為發想對象,呈現「攝影」的另類觀看;而在去年,館內典藏組亦出版攝影典藏專冊,有關攝影探究的多重概念逐漸演繹,形成多層次的策展議題。本館策展人余思穎挑戰一樓挑高展間的空間性格,提出「由暗影體現攝影」的脈絡,讓「攝影」不只是「攝影」,成2017第一檔開幕展覽。

 

展覽精選240組以上攝影作品,包含8部由拍攝社會運動為主、成立於1986年解嚴前後的小眾媒體綠色小組提供的社會紀錄片,將會在攝影家劉振祥策畫的「歷史性的暗影」單元之中呈現,並同時展出見證解嚴前後的攝影記者黃子明許伯鑫的新聞攝影作品。從政治人權、農工運動與環境保育等三項主題的社運角度,企圖讓觀者在動態畫面與靜態顯像的光線與幽影交織中,透析知曉畫面之外的環境聲響與社會脈動。同時,在影像的紀實效用之外,就攝影發展而言,觀看與時俱進的相機設備、沖洗技術與成品獲取難易的時代轉變下,所產生的攝影動機、門檻與社會價值變化。

《微光闇影》Fade Light, Dark Shadows_展場圖Installation_08©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四種展覽脈絡「時間性」、「歷史性」、「物理性」與「攝者與被攝者關係」,除「歷史性的暗影」單元獨立外,其他三者將作品打散至各個小單元當中;觀者於展場遊走,可盡情流覽多樣物理性媒材使用與後製處理作品所產生風格鮮明的圖像。例如侯怡亭於作品〈歷史刺繡人〉中融入刺繡手法,表述編織者勞動身體與影像生產關係;劉振祥則在底片遭受天災浸泡的水痕上啟發後續創作,張雍〈胎記/Birthmark〉系列則展示底片膠卷開機第一張漏光底片,探討瑕疵、殘缺與起源。李佳祐〈隱形時光〉選擇公園、溜冰場等人來人往卻停留短暫的場域,將攝影器材長時間曝光,留下空景與霧氣般的人物流轉痕跡,展示影像拍攝當下的時間性元素。「攝者與被攝者關係」以何經泰〈工殤顯影〉、潘小俠〈艋舺–醉巡〉與林柏樑〈私人備忘〉等人物系列作品為代表,在此脈絡底下,可細細咀嚼攝影者與被攝者交互影響所完成的圖像所能傳達給觀者的訊息與情感。

 《微光闇影》Fade Light, Dark Shadows_展場圖Installation_07©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藉由技術面的數位與手沖對比、攝影工具的選用、場景與構圖思考,細微光線與暗影比例,更直觀如色彩黑白與彩色、焦點清晰與模糊,諸如此等在定義上曖昧與搖擺的刺激,觀者得以體會不同世代對攝影」作用的多視角思考,歸納出自身對「攝影」此一詞彙所具有的可能性聯想在圖像逐漸與文字負載相同資訊重要性,資訊傳遞量不亞於文字傳播的今日,「攝影」之於現代,又是怎麼樣的存在 ?

 《微光闇影》Fade Light, Dark Shadows_展場圖Installation_10©臺北市立美術館TFAM

本展覽自2017311日展至20176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大廳展出,參展藝術家包括:何經泰李元佳李佳祐李國民沈昭良林柏樑邱國峻金成財侯怡亭侯淑姿侯鵬暉洪政任張乾琦張雍陳以軒陳彥呈潘小俠許伯鑫黃子明、以及1986-1989年解嚴前後的政治攝影(劉振祥策劃)與綠色小組拍攝的紀錄片等,並配合開幕,於首週日(2017.03.12)舉行開幕座談會,現場將邀請學者與藝術家共同討論展覽相關議題,歡迎蒞臨參與。

 

 

2017微光闇影攝影展開幕座談會】

日期: 20173 12日(日)1430 – 16: 30

地點: 圖書室視聽場地

免預約報名,自由入座。公教人員學習認證,免票

主持人:李威儀 | 攝影之聲主編

與談人:李佳祐 | 藝術家

                陳佳琦 | 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侯鵬 | 藝術家

                黃子明 | 藝術家、中時攝影部主任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展場 (1) 

 國美館即日展出原住民族「危觀風景」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之「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今(21)盛大開幕,開幕儀式由國美館蕭宗煌館長主持,參展藝術家王有邦及海馬迴義工隊李旭彬、伊誕‧巴瓦瓦隆、見維‧巴里、宜德斯‧盧信、張恩滿、范曉嵐等均出席。美國西雅圖Frye Art Museum前館長Jo-Anne Birnie Danzker、亞洲藝術中心李宜勳總經理、東華大學王應棠教授、台東月光小棧策展人李韻儀等均蒞臨盛會。開幕式上並由來自台東縣卑南鄉的阿美族莿桐部落頭目及耆老們帶來「Ngayaw之歌」表演,講述部落內耆老印象中的傳奇走唱藝人Ngayaw的故事。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前左5),策展人黃舒屏(前右1),莿桐部落,藝術家及貴賓合影

國美館蕭宗煌館長表示早期臺灣的原住民族跟自然共生共榮,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與藝術,也讓臺灣有豐富多元的面貌。但在當代社會以及資本主義的影響下,傳統文化及生存空間都面臨了不同的考驗。本展由當代議題切入,企圖打破漢原分界、傳統與當代藝術的分野,邀請原住民族裔與非原住民族裔創作者共同參展,分別爬梳歷史、事件、地景等文獻脈絡,交織藝術家的創作、自我省思與實踐。未來國美館也將陸續規劃原住民族相關展覽,希冀有更多人參與。本展策展人國美館黃舒屏研究員解釋,在台灣藝術史裡,「風景」和台灣島嶼上所經歷的不同族群遷徙及衝突過程下的「家園政治」密切相關。本次策展聚焦風景美學背後的文化地理,透過「蘭嶼,一九八七」、「莫拉克,二○○九」、「美麗灣,二○一二」等三個主題討論原住民族群面臨的空間政治議題,包括傳統組織日漸鬆動、環境生態的破壞、文化領域的流失、空間政策與資本經濟等影響。

 「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邀請八位/組藝術家以不同詮釋觀點及形式的藝術實踐與創作參展,重探藝術史風景的定義並解構「風景」美學下的空間政治、物質景觀和文化視野,呈現原住民族「自我」與「他者」的不同視野與多元觀點,希望開啟超越過往的探討對話方式。「危觀風景」表達從觀看中提示出自我警覺的危機感,挑戰許多藝術中風景」主題常帶來的觀賞舒適,並探討當風景不再舒適安穩時,我們是否得以重新意識到藝術觀看裡所存在的危機?或應當如何警覺在今日現代性空間治理下,原住民族群所面對的空間與精神流離的文化狀態。來自屏東三地門的伊誕˙巴瓦瓦隆在八八風災後面臨部落搬遷,從母親的感嘆「人類越來越不珍惜自然環境」為出發點,透過藝術創作重新省思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方式。作品紀錄好茶部落變遷的王有邦則認為,「危觀風景」同時也是「危觀歷史」,每一個風景的轉變,都需要重新思考。

 

莿桐部落-「Ngayaw之歌」

        「蘭嶼,一九八七」代表國家體制政治力,展出關曉榮所拍攝的《蘭嶼報告—反抗核能廢料》系列。藝術家入駐蘭嶼進行訪查、紀錄與拍攝,深刻記錄了達悟人的反核廢行動。這一系列影像刊登於當時深具社會批判性的《人間》雜誌,以連刊的方式,揭露蘭嶼反核廢運動背後的族群與空間政治的問題本質與面貌,同時將原住民的生存主體、文化處境等現實問題,帶到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公共論述的視野和場域。

        「莫拉克,二○○九」探討氣候變遷的自然力,以近十幾年來的大規模風災及土石流現象,看現代災難對於原住民文化及空間的影響。莫拉克(八八)風災造成了當代以來原住民族群(尤其是南部數個部落)的大規模遷移,風災之後的災難風景更突顯其處在現代風險社會的衝擊,除了關係著自然災害對於生活空間的衝擊,同時涉及了各部落文化、領域、空間和現代制度之間的磨擦與協調。伊誕˙巴瓦瓦隆藉由紋砌刻畫」創作形式和風格傳達一種由文化開始的建構和重建,延續族人的美學符號,融合新的紋理及書寫形式,作品反映災後空間變遷、文化流失之憂,也成為伊誕獨有的文化語言及藝術風格。來自台東的卑南族藝術家見維˙巴里則在風災後孕生《迴˙留》系列,以災後漂流木為媒材,結合水墨創作,描繪樹木隨土石流傾瀉翻滾的圖案。這些環境議題反映出由來已久的土地開發問題、也延伸到現代性發展對於自然及原民傳統文化領域的改變。攝影家王有邦自1991年至今專注不懈以影像及文字紀錄好茶部落的人物及空間樣貌,以時間見證好茶部落流逝於各種空間政策、自然災害等的風景及空間轉變,本次與海馬迴藝工隊的合作,以獨特的木冊頁裝置及地圖繪製,結合攝影作品,串聯時間與空間,展現出好茶部落文化的生命歷史。

「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展場 (2)

 

      「美麗灣,二○一二」從引發原住民抗爭的台東美麗灣度假村爭議為引,討論資本利益的經濟力。「美麗灣」是典型發展自二○○○年之後的土地開發模式,反映美麗風景在自由主義經濟發展的模式及現代資本主義的語彙中代表的空間意義與資本價值。宜德思˙盧信《我看見》系列以人像為主,從墨鏡的鏡片折射看到人們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所看見的視野。她的作品主題關注發生在東部許多部落土地權爭議的開發案,以及土地及觀光開發如何使現代原住民文化從生活空間的主體變成了被欲望凝視的客體。同樣以美麗灣及東部開發為題的還有藝術家范曉嵐的作品〈未竟之路〉。張恩滿新作〈重如鴻毛〉與台東莿桐部落合作,跟著從事部落文化重建工作的社會運動者進入部落,與族人合作-製作與重現傳說中會發出聲響的大風箏,以及傳唱傳奇人物 Ngayaw的歌,希望藉由另一種文化實踐和再現的形式,展開有別於單一資本體系價值的想像。藝術家林介文作品〈打包〉,由許多舊的回收布料所組成及交纏綑綁,像是各自失去傳承脈絡的文化身體,以彼此交纏的集體抵抗之姿展現,表現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走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面臨著族群遷徙與當代社會及空間政治的挑戰。

「危觀風景ー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試圖從藝術家們不同的創作型態和詮釋觀點,記錄臺灣不同時空的景色風貌,同時蘊含自然生態、社會環境變遷、族群流動與生活習俗樣態等各種訊息,並重新檢視原住民族群在現代時空所面臨的危機及挑戰。「危觀風景ー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特展即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202展覽室展出至201749日,詳請請參考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危觀風景原住民族文化與空間部署」

     展覽時間2017121日至49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展覽室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886-4-23723552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吉年好運到」國美館版印年畫開創新傳統

 

首獎 金昱慈 知福富足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即日起推出中華民國第32屆版印年畫

「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今(7)日舉行頒獎典禮暨開幕式,由文化部梁永斐司長主持,

評審委員黃才郎先生、倪朝龍先生、羅平和先生及得獎藝術家等均出席。

頒獎典禮上並由身聲劇場表演團體帶來《希望之翼》表演,

由戴著面具的五色「高蹺鳥」結合創意森巴鼓,展現「希望之翼」的展翅精神,

並為典禮抹上濃濃的嘉年華氣息,場面熱鬧歡快。

 

身聲劇場與第32屆版印年委託創作藝術家、首獎得主合影

        梁永斐司長表示,中國民國版印年畫結合創新及傳統,至今推動32年,

今年適逢雞年,雞不但在生活中時常可見,也代表著一家團圓、和樂融融,在藝術作品的表現中往往充滿喜樂,

代表和諧與傳承,也期待本年度的特展能帶給民眾圓滿的好年。

蕭宗煌館長說明,版印年畫自民國74年開始至今已培養約6千多位參賽者、250多位首獎及委託創作藝術家,

累計32屆共印製超過50萬張版印年畫,在臺灣及世界各地流通,傳承臺灣獨特的民俗藝術、開創臺灣春節一項新的傳統。

評審委員國美館前館長的黃才郎特別提到,臺灣的版畫藝術家32年來創作不輟,

在帶動家庭美育的推廣上功不可沒,結合民俗藝術與美術教育,期許未來有更多的參與。

 

委託創作 張栢烟 吉年好運到

 

        本屆送件的作品,版種含括凸、凹、平、孔、併用、數位版等,

可看出版畫技法的多樣性。參加競賽的創作者年齡從10歲至71歲,30歲以下佔六成之多,

足見版畫藝術的推廣已展現卓著成效,老少咸宜吸引各個年齡層的創作者共襄盛舉。

今年度的委託創作作品出自賴純純教授及張栢烟教授,兩件作品皆採用絹印技法。

賴純純教授表示自己家裡就養了一隻雞,本次的作品〈一鳴驚人〉主角是羽色艷麗、雄赳赳氣昂昂、充滿朝氣的公雞,

背景襯以旭日東昇的意象,用飽滿的鳴叫聲灌注滿滿能量,隱含「吉利」及「起家」的概念。

張栢烟教授的作品〈吉年好運到〉,以表現性強烈的筆觸描繪構圖,象徵佳偶天成、鵲鳥報喜、多子多洪福等祥瑞氛圍,

他說希望掛在家中能讓雞年好運到,也展望未來的社會脫離少子化及經濟穩定。

委託創作 賴純純一鳴驚人

 

 

        「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展出委託創作、徵選得獎和推薦展出共82件作品。

包含兩件委託創作以及由參加徵件的289件作品中,所遴選出的6件首獎、10件優選、20件入選、44件推薦展出作品。

本屆6件首獎作品在技法和題材上各有特色,既呈現年畫傳統的民俗意涵,又具有新時代新風貌。

林淑芬的倂用版〈全家福〉,畫面由公雞、母雞和一群小雞組成,凹版呈現雞毛的細膩,凸版顯現疊色的變化,

以喜洋洋的紅色來表現過年的喜氣,表達雞年到來的新氣象。陳宣安的平版作品〈家圓國圓事事圓〉,

以公雞保護著家人,母雞溫柔看著玩耍的小雞,象徵一家和樂融融團圓迎接新的一年。

范銓祐的數位版〈吉啼舞春〉,以雄偉的公雞啼叫,搭配著燦爛的陽光,

站在高處開心歌頌新年的到來,啼舞春風。金昱慈的木版〈知福富足〉以白雞為主角,黑雞為配角,

前景稻米象徵著豐收富足,由自然景物找回寧靜,以積極的態度感恩所擁有的一切。

蔡宗翰的平版〈鳳迎豐年〉,以百鳥之王的鳳凰,配上臺灣特有的花布圖案,

包圍著物饒豐收的農業臺灣,祈求臺灣花開富貴萬物豐收,平安富足。楊紋瑜的倂用版〈鳴春〉,

以猴子點燃爆竹辭舊迎新,公雞鳴啼為新的一年揭開序幕,背景畫面象徵富貴有餘,迎春納福大吉大利。

  「吉年好運到─雞年年畫特展」將於國美館203-205展覽室展至312日,

歡迎民眾前往國美館欣賞精緻卓越的版印年畫創作。

農曆初二(129)並配合展覽推出新年活動「吉啼舞春賀新年」,

讓版印年畫的民俗祈福意義在雞年的啼叫報喜中為所有人帶來幸福美滿、平安歡樂。

展覽及活動詳情請參考國美館網站: www.ntmofa.gov.tw

 

中華民國第32屆版印年畫  

     展覽時間: 10611日至312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203-205展覽室

     展覽承辦人   賴淑貞  電話:(04) 2372-3552 #309

     新聞聯絡人   王奕尹  電話:(04) 2372-3552 #133

郭純宜  電話:(04) 2372-3552 #336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春節假期1/27-1/28、初一休館兩天,1/29-2/3初二至初七正常開館

    址: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服務電話:(04) 2372-3552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廊邀請函-01

 

「捷寶君品」邀您一同聆聽星星的話語 「捷寶建設」成立十多年來,持續致力於將藝術以及人文融入建築空間與日常生活裡,讓藝術的氛圍在居住空間中自然而然瀰漫傳遞。2015 年,除了正式收藏 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光之藝廊」藝術家作品,並捐贈給位於桃園藝文特區的「君品」社區外,在 2016 歲末時分,更特別商請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 會「光之藝廊」的十一位藝術家於「君品」社區共同舉辦聯展,期望以拋磚引玉 的精神,透過「光之藝廊」首次於桃園地區的完整展出,提供社區住戶與在地朋 友們,有機會親身感受身心障礙藝術創作家們不受拘限的豐富生命力與想像力, 進而體驗原生藝術的價值與魅力。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們,在障礙別上,有九位是俗稱星星兒的自閉症者,ㄧ位是輕度腦性麻痺者,一位是聽障/視障者,因為身心功能的限制,讓他們與外界溝通 比較困難,彷彿在遠方星球,不容易被了解,但仍然在漆黑的夜空中奮力閃爍著。

 

B2展間DM-封面

然而,從他們藉由攝影、雕塑、繪畫、詩作等不同媒材與創作方式呈現出的藝術作品,我們看到、讀到也聽到了星星們要對這個世界表達訴說的心語。因此,定 名本次聯展主題為  。 為落實藝術與建築雙美學的結合,特將展場規畫於君品社區,並有兩個展出,共 展出 58 件作品,一區展示捷寶建設謝孟勳總經理為君品社區挑選的藝術收藏, 另一區則展出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光之藝廊」推薦作品,作為未來新社 區購藏作品參考,同時規劃舉辦聯合創作義賣活動,邀請本次展出藝術家與阿里 山鄉學童以「家」或「雞年」(台語:家與雞同音)為主題進行創作,所有作品將 成為一件作品進行展出與拍賣,在展期內,來賓均可參與出價,展期結束由出價 最高者收藏,義賣所得將捐給阿里山來吉國小與樂野教會做為教育基金。展場另 設有著色教室,提供藝術家黃啟禎的線稿作品圖紙給大小朋友現 場著色,實際感受藝術家不受侷限的想像天地,更能深度體驗原生藝術的魅力。A1展間DM-封面

●「君品╳星語」開幕茶會訂於 2016/12/25(日)下午二點舉行,

現場將有小提琴演 出、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張麗莉理事長亦將帶領展出藝術家親臨現場,

同 時也將安排精彩生動的展品解說,讓大眾更加了解與欣賞原生藝術。

●展出期間為 2016/12/23起至2017/4/23止,開放展覽時間為每週三、五、六、日13:30~17: 30,展覽免費參觀,

但為維持現場參觀品質,一律採預約參觀制,

●預約專線為 03-316-3213,歡迎愛好藝文的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展出地點:桃園市大興西路一段260號(捷寶建設君品社區八樓)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  

映像的語言.報導攝影先驅.記錄為攝影本質 

05 王信,《澎湖風土記》,1979_藝術家自藏

 

 

1970年代臺灣報導攝影先河攝影家王信,由臺北市立美術館為其豐厚的藝術生涯舉行首次回顧展,以「另一種目線」為名,透過作品計畫與創作時間雙軸,集結攝影生涯中具代表性的600件作品、14個主題與系列,刻劃了70年代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報導攝影的社會氛圍,深刻的紀錄臺灣社會運動的進程,與2016年的現下,充滿共鳴。本次展覽展呈王信近半世紀的創作探索與成就,展出物件包含作品導言、文獻紀錄與大事紀、紀錄片和作品影像播映,期望忠實傳達王信原初的著眼和視角,展現其攝影觀照與行事風範。

 

「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蒐羅自1970年起,藝術家過去曾發表於報章雜誌和展覽的作品,與學生陳惠武導演近十年來的搶救修復,努力保存下了8090年代王信走訪臺灣田野紀錄的城鄉生活樣貌,再經由北美館展覽策劃雷逸婷的梳理,得以於本次展覽中呈現近半世紀未發表的創作遺珠,包含首次曝光的學生時期作品、初次發表關於消逝原住民文化的《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1975),以及多為首次展出的《澎湖風土記》(19791989)系列作品,並收錄2003年始拍攝的即興數位攝影作品以及藝術家隨筆,透過這檔展覽帶領觀眾一同挖掘為人所不知的王信,也再再展現藝術家對土地的關懷與其深切的人文目線。

 

unnamed

 

 

北美館館長林平於記者會中表示:「王信一生僅舉辦過六次個展,『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是她第一次於美術館舉辦的個展。這次展覽的關鍵是『整』、『理』,如何整出一個理路,王信作為實踐者的瀟灑,搭配館內策展人雷逸婷系統性的梳理,在北美館定著下來整理出了一個理路,除了看見王信的人道關懷,影像中亦多了一層對生命的尊重。館方安排展覽檔期時,透過與2016台北雙年展的交織,期望透過王信獨特的眼睛,讓造訪的國際訪賓,體驗2016台北雙年展的同時,能有更多的管道了解臺灣的社會縱深。」

 

王信表示:「在從心之年答應北美館的邀請舉辦個人的展覽,像天方夜譚一樣……我一向不願把攝影只當做個人表現的東西,我並不自詡為藝術家,對我而言,攝影的功用和價值是在它的記錄和報導性上,點滴記錄臺灣社會的變遷,至於是不是個人的藝術並不重要。」

 

「攝影的本質在記錄」

展覽策劃人北美館資深策展人雷逸婷表示:「王信相信,『映像也是一種語言』。相機對她而言,不只是記錄的工具,也是表現的工具。她以人道關懷為出發,為少數原住民文化與台灣城鄉庶民文化的消逝做見證,傳達不同文化差異應予尊重的觀點。她重視影像表達的敘事性,硬調子的黑白映像有著沉鬱孤寂的質感,以及準確而溫暖的情感。這次展覽延續2013年『台灣現代女性藝術五部曲』的基礎,耗時兩年籌備,透過空間設計與作品序列鋪排,期望做出在現高度、深度、寬度、氣度皆能忠實呈顯王信精氣神的展覽,以凸顯她作為臺灣報導攝影先行者的創作軌跡。大事紀文獻區有別於王信以往單純以作品為展覽重心的做法,『解剖』了王信的創作生涯,側寫她鮮少公開的個人背景。」

 

作為王信秉持「人該尊重不同的文化模式和生活型態」信念的肇始,展覽選以兩個報導攝影系列為起點,藉由王信聲名大噪、曾於日本和台灣巡迴展出的「訪霧社」(1974)專題為開端,鋪陳進入「蘭嶼再見」(1974 – 1975)以達悟族生活紀錄為題材的系列展間;而「肖像論」(1975 – 1982)側寫了臺灣當代藝文界作家世代的風雅典範,傳達「透過鏡頭對『人』的一種詮釋,不在於記錄人的外貌,而在於呈現人的個性」的觀點。70年代王信走訪臺灣九大族,詳實拍攝了濃厚的鄉土關懷,與蒼海桑田的自然變遷,《霧台、好茶、三地門、大社》(1975)系列,記錄半世紀前以來,受都市化、自然災害摧殘前的古樸面貌。《澎湖風土記》(19791989)亦於畫面中保存了澎湖不復在的島民傳統和古蹟風貌,記錄了在地人生活的節奏。除了著名的黑白攝影外,本次展覽亦展出王信彩色攝影作品,包含遊歷印度等地的「印度、尼泊爾、喀什米爾」(1981)以及「景與物」(1972 – 1987)、訪踏西藏的「另一種存在」(1992)等系列,展場同時也見證了攝影工具發展演進的過程。

 

王信極少展出,亦鮮少公開談論她對攝影的觀點,在個展開幕的同時,北美館將舉辦藝術家開講開幕講座,王信將以本次展覽為引子,「另一種目線王信論攝影」為題,以創作者的角度現身說法談論攝影,分享個人的攝影歷程、對攝影倫理以及創作個面相議題的看法,展期從2016/10/29~2017/3/5。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

 

用色彩演繹生命,繪出生活情懷。

 

任萃,踏進室內設計行業十多年來,不論是空間規劃或是展現生活品味上,皆獲得無數肯定的室內設計師,

曾經當過模特兒、拍過廣告,也學過正統法式甜點師,更是大學裡備受學生們歡迎的講師,

她是一個將藝術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勇敢實踐家。

 

這次「Nordic Twilight」個展,是任萃集結其八年來,在工作之餘的創作。

學習室內設計的她,沒有師承的包袱以及太多理論的拘束,

憑著天生對藝術敏銳的直覺與一股堅毅的精神,將情感赤誠的揮灑在畫布上。

每一個創作都是當下心情的寫照,以即興的而非刻意構圖設計的方式揮灑一種獨屬於她的視角的私密空間,

看似不羈,卻蘊藏著點點的生命軌跡。

此展覽作品可切分為三個時期。

三十歲初期自創室內設計公司時的創作、銳變期與近期展現其對生命態度的成熟表述。

 

三十歲出頭的年紀,剛剛創立公司,對工作懷抱著無限熱情,

不斷尋求在作品上突破,頻頻在兩岸三地的設計獎項中綻放光芒,得到肯定。

個性堅毅的任萃面對外在的掌聲及內在高度自我要求的壓力,將此複雜的心境以創作的方式宣洩在畫布上。

鮮明的色彩以及瀟灑的筆觸將各種不同的顏色的搭配呈現,在動態清晰的肌理下背後,感受到內在理性與堅韌的態度。

 

 5-2

 

接下來的時期,是破框與超越。

畫面上運用許多大家熟悉的模型小兵融合水泥與顏料,在原本二維的畫布上創造出三維的肌理。

小兵的靈感來自於美國大兵,象徵著每個拼命而渺小的個體,

他也許是任萃本人,亦或許是周遭的朋友,更也可能是擦肩而過的一個陌生人。

畫布上的小兵有些負槍前行、有些奮力爬行、有些倒下,赤裸地反應了我們所處的現實,

一種真人版的生存遊戲。不同的是我們都不斷面對各式各樣生活的挑戰與掙扎,卻無法輕易逃離與放棄。

這些作品是對壓力的一種宣洩、是一種對生命狀態的表述,將同世代面對生活的種種面相表露無遺。

 

 

 
屬奔四的年華,任萃近期畫作形像的構成是結合對社會、對生活、對生命的深刻觀察與思考,

用情感演繹出除了對現狀的態度、更有對未來的想法。

在畫風上、顏色的選擇上,使看似柔和朦朧的畫面將她對於社會現實百態的無奈、對於以信仰為根基對未來生命幸福的期待,

甚或內在對事物執念,轉化為層層重疊暈染開來的色彩,溫柔雋永。

作為找到內心的安定,除去煩囂噪音後自己與世界聯繫的一條道路。

 

5

 

 

這一次,任萃用作品邀請你來與她共享一次生命的對話。

 

有些人

一直沒機會見,等有機會了,卻又猶豫了,相見不如不見

有些事

一直沒機會做,等有機會了,卻不想再做了

有些話

埋藏在心中好久沒機會說,等有機會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了

有些愛

一直沒機會愛,等有機會了,已經不愛了

 

------------------------------------------------------------------

 

個人介紹/

任萃,女,1978年生於台北。曾旅居於雪梨、三藩市。目前定居台北,穿梭於大陸各城市。藉繪畫的抽象語言記錄生活與時間。

 

教育/

1993台北市立明倫高中美術班

1996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2001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Master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2013 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Pâtisserie

 

工作簡歷/

2008 十分之一設計事業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獲獎記錄/

2009     TID居住空間設計獎 

2010     TID商業空間獎 

2010     亞太設計築巢獎 商業空間一等獎 

2010     亞太設計築巢獎 商業空間優秀獎 

2011     金點大獎 

2011     新秀設計師大獎

2012     新秀設計師大獎 

2012     晶麒麟 商業空間優秀獎 

2012     晶麒麟 公共空間優秀獎 

2012     金堂獎 年度新銳設計師獎 

2012     金堂獎 年度優秀辦公空間設計獎

2012     金堂獎 年度優秀購物空間設計獎 

2012     金堂獎 年度優秀樣板間/售樓處設計獎

2012     亞太設計双年獎 十大新銳設計師獎 

2012     亞太設計双年獎 辦公空間優秀獎 

2012     亞太設計双年獎 商業空間優秀獎 

2012     艾特獎 最佳公寓設計獎提名獎

2013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 商業空間 銀獎 

2013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 住宅空間 銀獎 

2013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 辦公空間 優勝獎 

2013     亞太室內設計精英邀請賽 產品設計 佳作獎

 

教學與演講/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中國行巡迴演講 鄭州站、長沙站

 

 

開幕時間:7/24

展出地點:新北市石碇區中民里番子坑17 (LOFT17森活休閒園區)

展期:7/24-10/24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b5cb31d-5b74-4422-b550-204109c4ce64  

陳松志作品展 2005-2006   

CHEN SUNG-CHIH WORKS 2005-2006


展期 Date            
20160423 (Sat) - 0529(Sun)
開幕 Opening      
04 23 (Sat) 4pm
座談 Artist’s Talk
0514 (Sat) 4pm
與談人 Guest       
陳松志 × 李俊賢

文/陳松志

2005年秋天是我從學院畢業離開,正式成為一個獨立創作者的起始。同年的冬天,我意外地隻身前往了埃及開羅,開啟了我對異地駐地創作的體驗。我在埃及見識到了一個何其瑰麗的文明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敗退下來,我在那龐然的歷史遺跡中驚見人們之於未知的讚嘆,也在那個有機生動的環境中,長時間的獨處讓我深刻地體會如何從一個全然陌生、斷裂的文化中去認識、習慣自身的恐懼並將它成為我創作的養分。
 
本次作品展為個人2005-2006年間的創作揀選;展出的系列作品《昨天系列》(Yesterday Series, 2006)、《星期天的早晨》(The Sunday Morning,2005)、《背部空間系列》(A Reverse Space Series, 2005映照著此段期間我遊走於不同的文化環境,顯易地看到當代生活中因建設而快速改變的經濟現實,在大量物質和消費的事件中,人們對於時間痕跡與物性本質的變遷理解。作為一個創作者,我透過創作回應著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感性蒐集而來的精神(或物質)碎片,這些碎片遂而組織起了物質在空間與時間中的歷程遺跡。在這如同考古般的過程中充滿著諸多未明的殘痕,我希望將這些平凡的物質演變出有紋理、韻律、規模和層次的造型裝置,在不同強度與角度下,讓人對物質的觀看發出敏感的想像、以及對生活中的虛實正反開放出兩者間並行的時空。
 
在我過往的創作中一直存續著空間行動、觀念、與記憶因素的複合特性,以一種意義的匱乏、無名狀的空間詩意,帶出作品中感性的絮語。後極限(Post-minimalism)強調作品中非定性的質變因素,與貧窮藝術(Arte Povera)在物質脈絡所意圖與環境政治的關切,如是地成為這個時期階段我所展現的創作基點並延續迄今。我自物理的現狀集合出可見的事實由來,從心理的渲染注入人與物之間的精神依託,進而在物我並存的關係中蘊藏著人理(fate)的多重寓意。
 
對於一個裝置藝術創作者而言,這是一項「重現」但不「重複」的展示計畫。我將在展出空間中重新建構這些物質空間,透過造型的位移與空缺,強化出物質表裡與想像場景在現地的時序下交會以及過渡的停留,伴隨著觀者的凝視、回憶,或重新敞開體會這如是自傳性的預先讀本。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10x_201603171605432730

● 展覽日期 /3.25(五)-4.17(日) 11:00-21:00(週一公休)  
● 開幕茶會 /3.26(六) 16:00
● 展覽地點 /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 展覽日期 /3.25(五)-4.17(日) 11:00-21:00(週一公休)
● 開幕茶會 /3.26(六) 16:00
● 展覽地點 /台北國際藝術村,百里廳

  展覽理念:

2015年初,一次幸運的機會前往日本長駐、停留一段時間,每日徒步走進城鎮、小巷、洞窟、山林與曠野,步行勞動就像血液仔細流往全身那樣,親眼所見小說、電影以及森山大道鏡頭下的世界,並且無時無刻思考著一個外來的他者,如何透過藝術家的身份、藝術創作和行動參與,實際的與在地環境產生連結。初來乍到陌生的環境,如何在所有事物的新鮮感受與冒險當中吸收養分,鮮活地綻放創作的花朵,取材自此地、並創作於此地。遂以詩人泰戈爾的詩句「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譯做”生如夏花”)為芬芳的、鮮明的、陽光普照的命題想像,而由作品來連結轉化「死若秋葉」的輕盈、消逝、晦澀或華美,展覽整體對應如詩句上下的互文關係,那一絲懸在真實、虛幻、落差與愛兩端,如細絲般隱現的拉扯與映照。此次由駐村時期的創作延伸,分段闡述對於經驗異地他鄉的時光與追尋自我創作之間的種種歷程,而作品與作品之間則同樣來回對照與驗證,訊息、影像、認知與記憶之間豐富的交錯對話。

 

 

IMG_5615

矗立在山林、荒野間的各色「A」形告示牌、梯子..等,筆直硬挺和鮮明的色彩,在純樸自然的荒野間顯得突兀,形成了某種平凡生活裡的不平凡日常奇觀。「十四行詩」以死去的蚊子為素材,隨機留下了形態各異並僵直的身軀線條如肢體語言線索,文字般的詩句排列那些筆畫,全都指向著隱含其中「是與不是」、「知與不知」、「答而未答」的落差狀態。

IMG_5620  

 

在作品「冰山」、「皮膚與心」當中,我試圖透過兩件作品彼此間的映照對話,討論雙重(或多重)影像中的互文關係;「冰山」集中截取了照片焦點對象物,大量白色保麗龍箱結合成一幅硬邊的山水畫(冰山)意向,而「皮膚與心」則由命題與懸缺的影像主體構成,重疊被取走焦點的照片如同被取走心囊的身軀,累積成了另一幅曖昧的風景,剩餘影像的皮膜特性反而強調了影像訊息中的主體性。共四十件的「萬華鏡」以影像中的晦澀與深沈,呈現眾多日常如萬花筒般折射的影像訊息,每當拿起相機、躊躇的按下快門,投射自我在身處與觀看的社會和世界當中,往往卻照見了孤獨與憂慮的身影。作品「陽光普照的地方」命名自森山大道<犬的記憶>當中的一段文字:「雖然影像仿若浮現於眼前,我卻無法真正置身其中,我唯一可做的只有將那陽光普照之處作為假定地,持續前往。」;與同時期駐地創作的芬蘭攝影師合作,將她鏡頭裡關於日本那些彩色的礦坑、大雪紛飛的早晨、繁花盛開的櫻花樹林等影像羅織成一雙雙手套,每當回望這些影像,置身其中的異地經驗終將成為那陽光普照之地,一種過去的回響,卻無法成為的故鄉。

IMG_5622[1]

以上藝術家捕捉蚊子之後 成為標本作為14行詩

IMG_5623

 

並以戀人絮語的中被分割的身體相呼應作品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vdUoJqI_X42x1C.jpeg 

蘇匯宇個展「午夜場」將於12月26日假「双方藝廊」展出,呈現藝術家五件2015年的全新作品。本次展覽「双方藝廊」邀請策展人游崴研究策劃,探討藝術家在創作中所呈現的被禁制的身體、情慾與性衝動,以及它們如何在文化審查的灰色地帶進行各種美學偽裝。策展論述如此形容:「晦暗的性慾混雜著光明健康的人生期許,色情與道德制高點唇齒相依,『午夜場』行走在這樣的稜線上,對禁忌的大眾文化產物進行一系列傾斜閱讀,展示時代背景下曖昧的雙重性──高與低、主流與地下、端莊與清涼。『午夜場』以彩色映像管時代的清涼幻境為通道,挖掘著台灣1970、80年代禁忌的身體感,以及在灰色地帶流竄的愛與性」,足見這些作品欲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記憶與既定成見的企圖。而其中的錄像新作《超級禁忌》,更邀請了台灣重量級演員金士傑合作演出,藝術家打造了一個台灣1980年代中產階級的刻板角色,透過這個角色,讓金士傑以獨角戲單挑早期黃色書刊的文本,畫面張力十足。

蘇匯宇早期創作緊貼著大眾文化,以錄像探討大眾影視媒體對人們觀看的影響,以及人們對媒體的思想與慾望之投射,創作主題皆取材於自身被媒體環繞的相關經驗,從電影、電視文化、廣告、國家機器、恐怖主義、自我與他者身體、慾望投射乃至幻覺與真實等議題,不斷深化觀察這個媒體無限擴張下的世界,並進行置身其中的反覆辯證。近幾年作品探討越來越多自我生命情境,關於孤獨、死亡與家庭,面對集體文化經驗和私密的個人生命間之縫隙,發展出一種如夢境般的影像語言,試圖喚起午夜獨自一人的視聽經驗,宛若日常場景螺絲鬆脫、緩慢墜入特異時空。


展覽日期:2015.12.26- 2016.02.05
展覽地點:Double Square Gallery 双方藝廊 / 1樓
展覽開幕:2015.12.26(六)3:00 pm
Artist Talk:2016.01.23(六)3:00-4:30 pm
策展人導覽:2016.01.30(六)3:00-4:00 pm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1913248_10153233442798477_7169231029879418382_n 

白沙琉光 | 陳崑鋒

 

Sands of Time|Kun-Feng Chen

日期 Date/ 5 Sep.- 4 Oct. 2015

藝術家 Artist/ 陳崑鋒 Kun-Feng Chen

開幕酒會 9/5 15:00

展覽地點  Galleria H. 恆畫廊
www.galleriah.com

台北市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58巷12-1號
12-1, Ln.58, Sec.1, Xinsheng South Rd., Zhongzheng Dist., 10059 Taipei, Taiwan
T.886 2 8502 6631 F.886 2 8502 5531

 6_白沙琉光-180x1609_擬像2-180x160  還原3-REVIVE-III-200x160cm-acrylic-on-canvas-2012-180x160

 

 

恆畫廊 – 藝術的他方


恆畫廊成立於2011年,關注具前瞻而原創的當代藝術創作,重視以作品與當下時空環境互動,反映當代思維,期許作為一個國際藝術平台。為此,恆畫廊的展覽活動大致分為三個方向:長期經紀藝術家個展、國外代理藝術家個展、新興策展人專案展覽,比例各約佔三分之一。除了本身畫廊空間的展覽外,恆畫廊亦著重藉由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參與,以及跨國藝術家交換或駐村的計畫,為藝術家創造多元作品展出機會。除了展覽活動,恆畫廊目前進行「White Evening」與「Galleria 24H」兩項具延續性的計畫,前者為一跨領域藝術分享活動平台,後者則是結合畫廊周邊街景的裝置藝術季節性展演計畫。恆畫廊不自限於一個「台灣的」或者是「華人的」畫廊,更是一個能夠和時代互動、交流的積極藝術參與者。我們期許成為自己畫廊中「他方」,不斷帶來新的思維、新的風貌、新的衝擊,一如每個時代的先行者。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_R241469.JPG

 

 其實早就想來華山來看達文西的展覽,但是暑假小朋友活動實在太多(每個都想去)

直到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想說颱風人肯定很少,

就拉著兒子快點來啦~~ 

 

 

 

_R241509.JPG

 

『真相達文西特展』是邀請到義大利官方鑑定研究團隊及【達文西自畫像】真蹟來台

有別於傳統的藝術賞析的方式

而是透過歐洲最新的科學鑑定方式,讓全球唯一的一張『達文西自畫像』

(雖然還是很多人懷疑這件自畫像是否真的出自於達文西之手)

透過官方的鑑定證實是達文西真蹟

我們有榮幸為了欣賞真蹟而冒著風雨前來

 

 

_R241513

 

就是這本真像達文西的科學鑑定報告

包含了20位以上的世界頂尖專家的團隊,耗時了三年的時間

透過了木質基底檢測、螢光光譜檢測、紅外線反射成像與X光調查

以及指紋檢查、臉部研究~~等繁瑣科學程序鑑定

證實了這副畫作出自達文西之筆

而這也是第一次展覽中

將科學研究與藝術結合的例子

經過研究佐證的科學實證

讓畫作說話~~

我覺得這本書相當值得一看

而我老公對科學研究那本很有興趣

一拿回家就一直啃個不停

 

_R241471.JPG

 

 颱風夜的展覽真的沒甚麼人,七點半的導覽,還來得及一聽,

真相達文西天才之作

展期到九月二十日止

票價全票350元,優待票300元,

購票方式除了現場購票也可以到博客來以及KKTIX網路購票,

地點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紅磚區西1西2及西5,

最好從杭州北路跟北平東路的路口進去才不會在華山繞一圈囉

捷運可搭到善導寺六號出口

 

_R241479.JPG

  

 

 文藝復興三位大師中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

拉斐爾( Raphael, 1483~1520),都各有所長。

順帶一提:上次去參觀列支敦士頓展,導覽人員教了兒子記三位大師的口訣:達達、米米、拉拉

(這方法還不賴,距離一個月今天派上用場了,兒子還記得文藝復興的三位大師)

達文西除了是位藝術家外,也是位雕刻家、建築家和工程師於一身。

在畫技上,他發明表現微霧迷濛的「空氣暈染法」,及使平面呈現凹凸感的「明暗對照法」。

著名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1495~98)等是他最為人知的作品。

 

 

_R241476.JPG

 

 

雖然開始下起雨,還是不減熱情,看見爸爸帶著女兒也來聽導覽,準備一個鐘頭的達文西之旅,

以往看展的時候我都是自己隨意看,但是後來發現聽導讀真的是很有收穫,

所以之後參觀值得看的展覽,一定租一台導讀機!

IMG_4570.JPG

 

 

因為展覽場中太多的真蹟,都是需要珍貴的,

所以我們只能在進場中的大銀幕面前先拍幾張照片留念

小朋友~~要準備進場看展啦,請要保持安靜喔

 

接下來就是55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到20世紀的畫作

(達文西自畫像+54=55幅畫喔)

(不提供拍照,以下用簡單文字及小圖片介紹)

 

 

_R241464.JPG

 

 

兒子對於看展似乎興趣不怎麼大,

在拍照的時候以為最後會有郵票之類的文具可以採購~~

巴不得快點看完展覽去選購他的最愛

 

 

_R241514 

 

 

從這張表格看得到整個文藝復興之後的演化

許多藝術家都分別受到三位文藝復興大師的影響多廣多大

書上的達文西的一句話讓我覺得很感動

『智慧地茁壯來自萬物的真相』

The turth of things is the chief nutriment of superior intellects

by Leonardo da Vinci

 

 

IMG_4577.JPG

 

 

 在展場的最後一處,可以跟這張仿達文西的自畫像拍張照片留念,

打卡還可以贈送禮物喔

兒子好奇的問:為什麼那張畫會有白白的痕跡呢~~~,這問題可問得真好

導覽人員說:因為不認識這張畫的人曾經被用來當托盤送茶水用

在上面刮來刮去,以至於受損了,

所以愛畫的我們要戴手套好好保護難得的畫作喔

 

 

 

_R241485.JPG

 

 

難得看到好畫展~~母子照當然要來上一張啦!

一起拿著畫作拍照,感覺很跩的樣子

 

 

_R241510.JPG

 

 

 離開了展區門口後,來到了另一區西5,導覽人員說,這裡應該是兒子喜歡的地方啦~~

 

 

 

_R241501.JPG_R241498.JPG

 

 

  果不其然,一進場就看到滿滿的文具以及各式的紀念商品,

我說兒子阿~~麻麻是要你多聽多看藝術展覽的,學習增長藝術知識的,不是要你成為消費者啦~~

話說多充實內在比較重要,氣質就是這樣培養的,

懂嗎~~老媽用心良苦啊~~

 

 

_R241489.JPG

 

 

不過我家兒子還算是幫媽省錢的傢伙,

他愛到賣場卻不吵著要買東西,卻會被些好玩的事物給吸引,

例如這個將明信片放置在ipad前面就會顯示有趣的圖案出來,

這種互動模式就很受小朋友歡迎~~好玩喔

 

 

_R241491.JPG

 

將威尼斯的明信片放置在ipad設定的app裝置中,

就出現了威尼斯的船在河畔上航行的有趣動畫

真的很有意思

也可以自行下載app玩喔

 

_R241499.JPG_R241493.JPG_R241496.JPG

 

 

 這個也是小朋友們愛的一區,站在大屏幕中,背景是令人嚮往的威尼斯,

同時也是文藝復興之地,走在3D動畫中~呈現流動的水波,

兒子在上面走來走去真是挺興奮的呢~~

 

 _R241508.JPG

 

要慢慢在展場一幅幅的看,估算過,就算是有導覽一直在講解,

最快也需要一個半鐘頭,帶著個那不耐煩的兒子的我,為了要好好研究一番這次展覽的真相達文西展

好好細讀那些受了達文西等人的藝術家們所創的興盛文藝復興時期

帶一本展覽畫冊看來是必要的

集結了文藝復興興盛時期及18~20世紀受到三位文藝復興大師的影響

將內容區分為

 

大自然:花卉與靜物習作

(保羅波爾波拉的花)

 

靜物

 

圖片提供:京銓藝術

 

威尼斯畫派

(丁托列托的軍閥肖像)

 

軍閥肖像

 

圖片提供:京銓藝術

 

 

(喬凡尼安東尼奧瓜爾迪的大西庇阿的勝利)

 

 

達文西

 

圖片提供:京銓藝術

 

 

達文西的弟子(切薩列達賽斯托的聖母子)

 

達文西2

 

圖片提供:京銓藝術

 

 

 

 

以上作品在現場不能公開拍照,展覽公關傳給了幾張照片在此提供欣賞

54幅展出作品中其他的作品都是值得品味的,

就等著對藝術有興趣的人或是文藝復興時期有興趣的人前去欣賞啦~~

 

 

 

_R241503.JPG  

 

 達文西之語: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常常引用其他作者的話,

但我依賴的東西是個人的經驗,絕對是更好、更有意義的~~

至幾年來從達文西密碼的書籍到電影,

到科學家們為了找出是否為真蹟的各式研究論點書籍,

到有幸能在台北一探達文西的自像畫真跡

 

結語

左癟子的大師達文西 ~~的的確確留下了許多像是偵探追蹤的線索地,帶給我們一次次的驚喜

 

 

真相達文西天才之作

展期:6/27~9/20

地點在華山文創園區的紅磚區西1西2及西5

 購票優惠資訊: http://www.tstart.com.tw/#!ticket/clb1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ews_0074_0news_0074_1  

 

漢娜.佩蒂強「時空之網」將於8月1日開幕

 

安卓藝術將於2015年8月1日至9月5日舉辦漢娜.佩蒂強(Hanna Pettyjohn)個展「時空之網」(A Web of When and Where)。本展也是佩蒂強繼2013年在台灣的首次個展「豐饒之外」,於安卓藝術的第二次個展。

「時空之網」展覽中,藝術家以「出土」一辭加上不同的英文字母與數字命名作品,暗示著畫面中呈現的衣物作為一種遺跡被重新發掘、理解並加以表現,以提示那曾經發生的故事。而以各種不同質感的衣物作為畫中主角,延續了藝術家在2013年分別在菲律賓與台灣推出的三檔個展「捆綁」、「我們之間的玻璃(鬆綁)」與「豐饒之外」的創作脈絡,不同的是,人物從畫面中缺席了,過往強調的對比如光明與黑暗、潮濕與乾燥、寒冷與溫暖、裡與外等,在新作中已然退位。新作中的大幅油畫描繪了散落於泥土地上的各式衣物,透過精采的筆觸表情,布料、泥土與植物各自展現不同的顏色、肌理與質感,既構成對比鮮明的視覺圖像,似乎也暗喻了當代世界的多元交融。在另一系列小尺幅的畫作裡,佩蒂強進一步聚焦於衣物的局部,她將布料片段自原本的脈絡與環境中抽離,重置這些單獨元素於新的抽象環境,飄浮的布料周圍環繞著波浪般的空氣與褐色的泥土,有如處於一段充滿變動與未知的旅程。而這個被聚焦的片段也像是某種遺跡,提示了那缺席的整體與背後的故事。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發好載04  

【大發好載】戴翰泓個展訊息

 

 

展期:2015 / 6 / 27(六)~ 2015 / 9 / 19(六)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9:30~16:30(1F賣店至17:00)

地點: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68號)

參觀票價:100元

  

你能否想像一台大而厚重的麵包車如何轉化成具象,開進博物館呢?

 

 

大發好載01


   是大發「好載」Daihatsu Hijet,一台1989年出廠,承載10多年記憶的白色麵包車

更是藝術家戴翰泓最可靠的夥伴,儘管歷經歲月的潛移

車身塊塊凹陷、處處銹孔,他們仍共生行駛在生命那頭,一同描繪著人與物的強韌牽絆。

   「大發好載:戴翰泓個展」展覽,樹火透過藝術家的創作

讓我們重新反思速食般汰舊換新的消費文化,退回初點,追溯生命的足跡,

懷著念舊及敬畏的心,以紙張發明後源於中國的古老技術-拓印

細膩描繪出情感中最純粹的靈魂,預告著生命本質的感動

命運的無常確認了戴翰泓這次以紙張拓印車體的契機,在看似鋼硬的車身下所賦予的纖細情感,

洗禮後具體陳述生活表層的擦痕;邀請您一同透過紙張拓印車體的創作,細細品嚐精神傳遞的根本。

即日起本展將於「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展出至9月19日

 

 

 

 

 大發好載03

 


   此次展覽戴翰泓初次嘗試以拓印的手法揭示生命的行走,將同比例大小的大發好載

忠實呈現於紙面上,讓前來觀賞的民眾更能親身感受,車體化為墨色的情感印記

此外,這次展覽更於7/18(六)、8/15(六)下午14:00開設兩場拓出自己的一條路藝術工作坊

(課程費用400元/人,含材料費及當日參觀門票一張

邀請民眾帶著最能代表自己人生的老舊物件,將它們的樣貌細細的拓入紙中;

不妨親自前來聆聽戴翰泓暢說他與大發好載如何從不識到熟識,那段讓人期待不已的紙上故事!

 

展覽與活動訊息,請上官網(http://www.suhopaper.org.tw/),或至樹火FB粉絲頁查詢。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