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bout Art (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十屆伊斯坦堡雙年展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Necessary


--Optim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war


不只可能,而且必要─全球戰爭年代的樂觀主義










地點:土耳其伊斯坦堡


時間:2007年九月八日至十一月四日
網站:www.iksv.org 


 


台灣受邀展出藝術家


陳界仁「八德2005」、「路徑圖2006」及「繼續中2006」


陳慧嶠「此時此刻-古老的感覺2006」及「此時此刻-知覺的泡泡 在結束中開始2006」

彭弘智「十誡及伊斯蘭註解2007」

 


歐亞兩洲的交界城市,東西文明的匯聚地,伊斯坦堡曾經是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與奧圖曼帝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充滿著遠古的輝煌歷史與神秘氣息。跨入而十一世紀的伊斯坦堡,早已失去了昔日帝國的光環,作家帕幕克(Orham Pamuk),以伊斯坦堡人的身份來觀看自己出生與生活的城市,《伊斯坦堡》一書裡描繪的是一個破敗的奧圖曼帝國,人們幾乎已經遺忘了她幾千年的光環,留下的盡是殘敗的磚瓦城牆。

伊斯坦堡,藉著昔日拜占庭的藝術與建築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大市集(Grand Bazaar)人聲鼎沸的景象宛如帝國繁華的再現,可是這些都只是這個古老城市的一小部分特色而已。今日的伊斯坦堡也有充滿現代感的精品名店街以及無法估計的咖啡廳與酒吧,貝酉露區(Beyoglu)的獨立大道(Istiklal Caddesi)不論白天或夜晚隨時充滿人潮,與老城蘇坦娜美(Sultanahmet)的氣氛相比,這裡有著伊斯坦堡當今生活的媚惑。 (取材IT PARK)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肉山水:常陵個展》


(Flesh Landscape : Chang-Ling Solo Exhibition)


 


 


展覽期間(Date): 2007/05/19(Sat.) ~ 2007/06/16(Sat.)


    (Locati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VT Artsalon 台北市伊通街45B1


B1, No 45, Yi-Tong Street, Taipei, Taiwan


886-2-2516-1060


開放時間(Open Hour):  pm2:00~pm12:00(Tues. & Thur.)  


pm2:00~am2:00(Fri. & Sat.)


開幕酒會(Openning): 2007/05/19(Sat.)  7:30pm


 


 


 


常陵2007年的新作「肉山水」,是繼年初於關渡美術館「肉兵器」個展之後再次發表的新作,承傳「五花肉」系列特有風格,以肉塊堆成疊疊不同的粉紅色山巒構成主要意像,配合既如血水又似瀑布般的色彩流動性暗示肉慾橫流,使得畫面上鮮豔的顏色強烈刺激感官,呈現出隱藏在溫柔與甜美之後隱晦的暴力血腥。例如在作品萬肉不笑圖中,紅棗粉嫩的山林中隱藏了玩耍嬉戲的靈猴、神鳥或異種生物,不明飛行器盤旋於深遂暗藍的空中,似窺探著俗世的權力遊戲與生生滅滅。雖可見古人繪畫遺風對他的啟發(魯本斯的扭曲肉體、布希的詭譎世界、北宋的山水畫風,乃至於對電玩動漫的喜愛),但「肉山水」並非傳統士大夫山水的再造或模擬,也非宅男虛擬世界的寄託,更多的是面對滿目瘡痍的台灣自然環境與紙醉金迷的慾望社會奇觀,所反映出的某種集體心理狀態。或許正如常陵說:我們的山與水早已被人性私慾剝奪,我只是將殘存的現實,單純的表現出來而已」。就此而言,「肉山水」是「五花肉」系列中去除疆界的狂想,巨人夸父轟然倒下幻化成神話後的續章,延續東方文化指著太陽怒罵的癲狂,從巨人悲壯的骸骨血肉裡,從歷史必然的弱肉強食法則中,堆積出屬於常陵的土地概念,並正視慾望的根源不在強取豪奪,而在於認清慾望的如夢幻泡影的虛幻性,進而不受貪、瞋、痴支配人類的自由意志。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日旗:2007-05-05 ~ 2007-06-23
開幕酒會:2007-05-05 17:00 ~ 18:30
藝術家:莊普、曲德義、張正仁、胡坤榮、游正烽、吳東龍 (依年齡序)
策展人:廖仁義




  「形色版圖」顧名思義就是一項關於形式與顏色的場域藝術探索。我們並沒有野心想要把台灣在過去數十年間所有幾何抽象繪畫作品都囊括進來,而是收錄了幾位世代性相近且目前仍持續從事跟幾何抽象有關的繪畫創作藝術家之作品。他們分別是:莊普、曲德益、張正仁、胡坤榮、游正烽及吳東龍。

  莊普雖然是一個使用多種媒材的藝術家,但是在他的平面繪畫中,一直存在著一種可以廣義的說的幾何抽象類型。在這些作品中,最容易辨識的是他以一公分平方的印章做為創作工具所留下的工具符號。雖然這些符號的組成方式呈現任意性,但畫面卻有著高度的規則性,這種規則性與任意性正是他作品的深層結構,暗藏著色塊的浪漫與線條的節制之間一種持續的衝突與妥協。既是激情與嚴肅的抗衡,亦是確定與不確定的相互超越。

  曲德義的繪畫可以說一直維持著非視覺抽象的風格,但在幾何直線所布置的基本構圖之外,他也添加了許多不規則的色彩運動與筆觸,豐富了我們對照於幾何思維的另一種情緒張力,就好像幾何激發了一種出走,而這種出走也將幾何帶往一個未知之地的冒險。在他的作品中,幾何與抒情是並存的,它們共同豐富著非視覺的場域,而顏色的結構與運動,流露出來的正是它們朝向視覺場域尋求被觀看與被理解的表達方式。而其中,色彩的自信充分合理化了這整個表達活動。

  張正仁近年作品,刻意透過材料的運用,增加作品的平面厚度,並且將過去以圖像呈現的物件改以現成物呈現,雖然仍維持著這些物件的脫功能性,但近年作品中,現成物的置入雖增添了物件的近距離感,卻也因為容易辨識而激發出一種對於「再現」與「反再現」之間的形上學命題的質疑。這項質疑,讓我們不必將他作品中的公路意象以及相關的記憶符號,納入可以辨識的符號意義探索中。因為物件已經取代了符號,無意義也已突顯出意義是多餘的。

  胡坤榮作品中色彩的運用與直線的多方向性,充分說明了他對現代幾何抽象繪畫的熟悉與對抗。他歷年來作品中幾何元素的運用,一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幾何抽象的構圖特色,另一方面卻又透過這些元素去表達他對於幾何抽象的不滿。他不滿的應該不是馬列維奇與孟德里安的構圖思維,而是不滿在幾何抽象的發展中,許多的畫面結構都在標榜反物質與反空間的主張之中又陷入物質與空間的建構迷思中。換句話說,形式的自主性應該可以有比幾何性更複雜的意涵。

  游正烽繪畫中的幾何性很容易讓人以為他想在畫面上完全消除視覺性與空間性,但事實上,他卻是刻意想要保存這兩者之間的曖昧關係。或者可以這麼說,這種曖昧性正是他作品中最根本的課題。有時候,我們甚至會懷疑幾何與抽象其實都是幻覺或假象,反而是這種看似均勻卻又不穩定的絲狀色彩鋪陳,暗藏著視覺與空間之間的一個共生狀態。或許容易給人神秘感,但其中視覺與空間之間的相互穿透,遠非神秘感所能形容。

  吳東龍是這些藝術家之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在同儕幾乎都在做觀念藝術與行為藝術的時代氛圍中從事接近於幾何抽象的繪畫創作,但作品中卻清楚看得到一種對於最簡單的形色元素的信任而展現出來的穩健。具有單色畫的簡鍊,卻又拆解了顏色的純粹性,讓主題與背景的關係直接衝擊著觀看者對畫面結構的解讀。或許是他故意混雜著形式與形狀,讓觀看者在深度與無深度之間徘徊。從畫面上顏色的純粹性來看,嚴肅不言可喻,但線條的不規則性卻似乎又在表述一種允許視覺縱情的低調理性。

  總的來說,我們並不打算貿然的評斷這些藝術家個別對幾何抽象所抱持的態度,我們也無意於宣稱他們應該被速配為一個抽象繪畫的家族。經由這個並列對照的呈現,與其說我們想要除異求同以合理化一種幾何抽象,甚至合理化過於獨斷的形式主義,不如說我們想要探討,一個使用幾何元素的抽象藝術思維,是否能夠因為它對幾何性與抽象性的反思,乃至於顛覆,而得以重建或開拓更具原生性的形色版圖?也就是說,這個課題使我們進一步關心,幾何抽象繪畫的形式與顏色到底是否具備對它自己版圖進行顛覆與重建的能量?

(節錄 策展人 廖仁義 形色版圖-顛覆與重建 策展論述)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ME 2007 開幕展


 

洪建全基金會在走過35年後,將空間重新規劃與定義
新空間設計呼應著機構經營方向,期在人文藝術推廣與自發學習場域中激發更多交流與創意
特別邀約張淑征女士策劃 "MEME 2007:ANTIMATIC抗衡" 誠摯的邀約您來觀賞.


開 幕 展 ANTIMATIC:the social experiments of Peng Hung Chih

                         抗衡:彭弘智對於社會行為的藝術實驗

 

 

 


開幕茶會 2007.4.27日(五),下午2:30-4:00
 
開幕演講 關於社會行為的藝術實驗/彭弘智.4/27日下午4:00-5:00
展  期 2007.4.27日~7.31日 (周一~周五,9:00~18:00)
 
策 展 人 張淑征
地 點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MEME Space
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羅斯福金融廣場/近捷運"古亭站"6號出口)
聯絡電話 02-23965505 #132.傳真: 02-23922009

網址:www.how.org.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常廟,真的非常妙~轉型新聞稿


轉型首展《犬儒共和國 : 姚瑞中個展》《VTTA藝類精品Ⅰ》


展出日期 2007/4/13(Fri.)~2007/5/12(Sat.)


開放時間 pm2:00~pm12:00(Tues. ~ Thur.) pm2:00~am2:00(Fri. & Sat.)


開幕酒會 2007/4/13(Fri.) pm 7:00


展出地點 VT Artsalon台北市伊通街45&47號地下一樓886-2-2516-1060


媒體聯絡人: 胡朝聖 .何孟娟


 




 


國內第一個結合當代藝術、表演、設計等複合式的藝術沙龍 - 非 常廟,在歷經整整一年的努力,不但成為愛好藝文的消費者的新去處,更成為國際藝術家、策展人、館長、藝評等藝文人士來台必定參訪之文化櫥窗。曾以「文化藝術培養皿」自許的非常廟,在藝術家們的努力下,舉辦了一百多場表演型活動以及近十場結合裝置、錄像、動畫、互動藝術、插畫….等視覺藝術展覽,成果可謂非常豐碩,也讓消費者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體驗當代藝術,拉近與藝術的距離。


為了持續實踐文化創意自立更生的經營理念,於今年4月13日起,非常廟將重新開張,除了依然延續原先活動內容與部份經營項目外,更增加了新的業務規模,包括結合畫廊空間、藝術諮詢、限量版藝術商品等內容,讓非常廟的經營能更趨多元,也更貼近以藝術出發的服務。展覽檔期目前已經排至2008年初,而限量版藝術商品將陸續邀請國內外藝術家於空間內展出,拓展藝術消費族群。而日前媒體報導營業項目不符事項,非常廟已盡速全面改善並新增營業項目,以符合現行法規,以期落實文建會、台北市文化局及藝文界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期待,而這需要您的支持與見證。






 


《犬儒共和國 : 姚瑞中個展》


 


開幕首展將展出姚瑞中最新系列作品『犬儒共和國』。藝術家以手工紙本加金箔的系列作品,採傳統繪畫方式,延續《犬儒外史》(2004)之部份主題,描繪存在於社會裡華麗又敗德的現象;其中的對話框挪用自漫畫,部分圖片參考古代春宮畫面,在中英文對照下,以同音不同義、雞同鴨講的方式,進行異文化間的誤讀與反諷,對影響台灣命運甚巨的幾個國家或文化,例如「踹你死」(CHINESE)、「美麗殲」( AMERICAN)、「假騙你死」( JAPANESE)、「陰溝裡去」(ENGLISH)…進行調侃,畫面中的猥褻行為,暗示了萬物間的鬥爭就如同性愛遊戲般,無論是生與死、權力與毀滅,都構成了我們所處的這個犬儒社會中一個揮之不去的真實狀態,而我們都無法置身其外,逃避不了歷史加諸於身體與心靈的荒誕烙印。在這個恐怖主義對抗帝國主義的時代,乏人戳破真相,或不願知曉真相所可能帶來的痛苦;倒是甘願被騙、寧成犬儒,也不失為某種平淡人生、市井小民的幸福吧!


-----------------------


VTTA藝類精品



這是關於一個台灣藝術家藝術創作與設計的品牌


我們以台北的文化藝術櫥窗自許


企圖建立屬於藝術家主導的通路


它屬於藝術作品的小品 也可能包含設計


更能窺見包羅萬象的台灣當代藝術


VT提供整合、整體包裝與行銷的平台


以聚集經濟的效益 藝術家的獨特創意


包裝VTTA這個品牌


我們希望VTTA創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首例


更希望培植具有潛力的收藏家


讓台灣當代藝術 能更藝術 也更是國際名品


VTTA藝類精品Ⅰ》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幫雜誌寫的稿子,剛好可以去逛多年沒去的故宮。貼下來一起欣賞吧



(蓮花式溫碗)



揭開北宋汝窯的傳奇


三月中難得一見的陽光,將故宮周圍的車道擠得水洩不通,一群群的遊客、來賓,大老遠的從世界各地紛紛前來,為了就是要看難得一見、世界上僅存有70件,其中的21件收藏於故宮的北宋汝窯展。其中,專程來觀賞的日本觀光團歐巴桑說:這可是一輩子一定要看的稀有寶物展呢!因為汝窯的傳世品極少,中國歷代視為稀世珍寶,而它至今不為所知的高超製作技術、溫潤典雅的天清釉色,位居清瓷之魁的傳奇,也令人趨之若鶩……


打開宋代 (960~1279)藝術造詣上的歷史,宋代是中國歷代以來,各地瓷窯發展最旺盛的朝代,而且宋代的各窯,不論是在造型上,或是要釉色、裝飾技法及製作技術上,都各勝擅長,奠定了各自獨立的風格。


宋代的五大名窯赫赫有名,名稱分別是:汝、官、哥、定、鈞。位於杭州、專為朝廷燒造,具有「蟹爪、紫口、鐵足」特徵的是南宋的官窯瓷器。產地還不明朗,以開片青瓷著稱的是哥窯瓷器。以河南禹縣為中心,燒製乳濁釉日用青瓷的是鈞窯系。在宋代的定州境內的定窯,位於現今河北曲陽澗滋村、燕山村一帶,是唯一有較為完整的窯址認定和較為明確的器物斷代。其餘的仍需要持續的在文物考古及學術研究上發現和釐清。


到目前為止,五大名窯中公認最稀有的就屬汝窯官瓷。而在全世界博物館、基金會和收藏家手中,傳世者估計不超過70件;加上汝窯官瓷的燒造年份極短,工藝技術特殊,在量稀質精的條件下,成為中國歷代瓷器領域中的魁首。而在尚未發現汝窯窯址的線索前,只能從旁臆測,直到1986年底,在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村(舊稱青龍寺)發現了汝瓷官窯窯址,才初步解開了汝瓷的謎團,成為近20年來中國瓷器考古挖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汝窯的最早的紀錄,出現在北宋徽宗宣和6年(西元1124)徐競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一文。文中敘述了當時高麗仿燒北宋瓷器的記載:「……其餘則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窯器,大概相類。」文中提及的「汝州新窯器」,依年代及產地產品推論,專家學者多認為就是汝州地區所產耀州青瓷之後,所出現的汝窯天青釉瓷器,此說法已獲學術界確認。


而關於汝窯造燒的具體時間,至今尚無一致性的結論,但綜合大陸學者陳萬理(註1)與陸明華(註2)的說法,汝窯造燒年代的最大範圍是在11世紀80年代~12世紀20年代。也有精細的說法,認為是在北宋哲宗元祐到徽宗崇寧年間,約20年。不論實際窯齡到底存在了多少年,汝窯的窯齡真的是非常短,是無庸置疑的,也是這個因素,汝窯的傳世品是這麼樣的稀少。


汝窯以燒製青瓷聞名,汝瓷色澤溫潤、釉汁瑩澈,釉色的呈現,是淡天青色和天青色,青中帶藍,藍中帶青,彷彿「雨過天青」的感覺,有「雨過天青雲破處」的讚譽。這樣的釉色不容易燒出,而且歷代的中國人,就一直追逐這種溫潤飽滿、毫無瑕疵的顏色。因為在中國歷史上,傳說中有一種「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柴窯瓷器」。宋朝之前的唐朝,在越州就曾經燒出類似這般天青的色彩,被譽為「越州古秘色」。而這樣的色彩,過了數十年之後,北宋河南的汝州,就把傳說中的「柴窯瓷器」的顏色及質地真實的實現了,也復興了這樣的色彩。



(無紋水仙盆)


說到汝窯最珍貴的「天青色」的難得色澤,真的是值得多做描述。以素靜典雅為取勝的汝窯,沒有多餘的色彩或是過多的裝飾,呈現出來的顏色,不僅是滋潤豐厚,而且晶瑩剔透的透露著多變面貌。此外,配釉的方法非常獨特,施釉不僅不厚重,而且內部結構緊致細密,透過光線就可以品味汝窯變化無窮的通透質感,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陽晚霞、有的像雨過天晴、有的如長虹懸挂,真可說是珠聯璧合,巧奪天工的換化。而且呈現出天青、豆青、卵青、粉青、天藍、月白、蝦青、艾青……等各種青色的延伸,創造出夢幻般的色彩(值至今日,這種天青色彩,還一直被時尚人士追求著呢!看看鑽石中的Tiffany Blue的不斐價值就知道了!)


汝窯中之所以會有這千變萬化的綺麗色彩,據說是因為瓷釉內含有瑪瑙,所以汝窯呈現的光澤具有玉石感。南宋周煇《清波雜志》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汝窯宮中禁燒,內以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可許出賣,近尤難得。」記述汝窯的天青色釉內含瑪瑙粉末。如果側面仔細觀察汝窯的轉角處和緣口,會發現在光線的反射下,隱隱透出粉色的折色光芒,這淺淺的粉色光芒就是瑪瑙入釉的效果呈現出來的。


這種透露著淺淺粉紅的天青色,若隱若現的在旋轉的角度中呈現,千百年來,這夢寐以求的色彩,令人激賞與愛戴,美麗而神秘的面貌,將千年來不容易製作的色彩發揮到最極致的巔峰,汝窯真不愧為青瓷之魁啊!


而且考古上也顯示,在清涼寺(古汝州)考古現場附近,發現多處的瑪瑙礦場遺址,由於本身就生產瑪瑙,所以「汝州瑪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紅,瑩澈少有紋理」,也許就是為什麼會以瑪瑙入釉的理由之一!


欣賞汝窯的一個重點,就是「開片」,所謂開片,就是在汝瓷釉表釉著開裂的紋片,這本來是瓷器在燒造過程當中一種缺陷的現象,也就是當窯內的溫度由高溫轉低溫的時候,胎層和釉層會因為膨脹的程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裂紋,也就是「開片」。但是北宋的汝窯卻將這樣的效果轉成了美麗缺陷的裝飾,也成為欣賞汝窯的一種重要依據,甚至影響了日後北宋官窯、南宋哥窯,以及明清兩代碎瓷的紋片裝飾。


釉表帶紋的開片,也有人稱為「魚子紋」、「芝麻花」、「蟹抓紋」……等。曹昭《格古要論》中提到汝窯瓷器「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評選無紋的汝瓷為首選。而汝窯的釉面多數是有開片的,不開片或是該冰裂紋的十分稀有,在僅有的70件中,冰裂紋的有10餘件;而不開片的,目前只有故宮所藏的橢圓行水盆,僅一件。在紋飾方面,汝窯官瓷一般都是素身無紋的,但也有少數帶刻劃花紋裝飾,目前所知傳世的有兩件,其中一件是英國大衛德基金會所藏的「天青劃花雙魚紋洗」。


汝窯的超高製作方式,是為了追求無暇的質感,以滿釉支燒法來燒造,讓瓷器不變形,也讓釉能夠覆滿整件作品,所以使得汝瓷底部支釘痕細小如芝麻,有汝窯器「底有芝麻細小掙釘」之語。傳世汝窯盤、瓶、碗和稍大的洗,底部有五個支釘痕,而小尺寸的洗和碟用三個支釘,水仙盆用五或六個支釘。


由於滿釉支燒法、胎層釉層膨脹係數不同、窯溫不易控制的緣故,使得汝瓷成功率低,而且製作過程繁瑣,因此汝窯採小窯燒製,一年一燒,傳世者真的是非常少。汝窯開創細如芝麻的支釘支燒工藝,使得北宋官窯、南宋官窯、金代鈞窯中的天然釉器,及哥窯和高麗青瓷中12世紀初的部分精品,都受到了這種細小支燒工藝的影響。


(青瓷奉華紙槌瓶)


此外,我們可以觀察到,汝窯瓷器一般都較小,盤、洗、碗……等口徑一般在10~16厘米之間,超過20厘米的也僅個別,幾乎沒有超過30厘米的,所以有一種「汝窯無大器」的說法。汝瓷器型端整、簡潔大方。有盤、碟、碗、溫碗、洗、瓶、尊和水仙盆等造型。


而且,汝窯瓷器的造型受到金銀器影響,如花口、外撇的圈足等等造型或是特徵,都是來自於金銀器的概念,著名的蓮花式溫碗也是與金銀器溫碗有相通的造型。由於金銀器是供給王公貴族使用,大多都是酒器、茶具和裝飾品等用途,具有實用性,瓷器造型仿效金銀器,使得兩者造型呈現相似之處,這也反映了唐宋以來瓷器造型受到金銀器影響。


最後不免俗的說到汝窯的價格,具有不凡的身價的汝窯,因為質精量稀,相當的珍貴,藏世品僅有 70 件。目前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有21件,北京故宮17件,而全世界藏有汝窯的博物館不到10家!曾經一件8cm直徑的汝窯小盤在蘇富比拍賣會以154萬美元成交,目前故宮看到的無紋水仙盤更有200億以上的身價呢!


不論歷史上解開了汝窯多少的傳奇故事,汝窯的特有的色澤與特殊氣質,已經具有屹立不搖的地位,而這個難得見得珍貴寶物,是值得一再品味的。


-------------------------------------------------------------------------------------------


(註1)陳萬理依據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和葉寘《坦齋筆衡》的記載,推斷汝窯開始燒造宮廷用瓷的時間(燒造御用瓷並不等同於『官窯』),約略在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的短暫20年間。


(註2)陸明華(兩宋官窯有關問題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8期,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12月,文中指出汝窯造窯約起於北宋徽宗年間,是徽宗指定燒造的御用器。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同學的媽媽要辦書法展了  她曾經是我國小的老師  雖然沒被教過


但是因為她是同學的老師媽媽 也把她當作是老師一樣囉


 


同學信上這樣寫的:


"我媽今年六十多歲了


這是她的心願


她說:「您的光臨,對我是最大的鼓勵!」


希望大家有興趣的話


歡迎來看看!


就算沒興趣,可以轉給有興趣的朋友


請他們來看看!"


 



時間:95122日起至1220日止(海報原來是30日,改為20日)


地點:內湖光寶科技大樓一樓光寶文化藝廊


開幕酒會:95122 星期六 下午2:00-5:30


 


看到字跡上依舊勁拔  很令人感動呢!


歡迎大家去看看囉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北當代館展覽~~赤裸人


時間:2006/12/3 ~ 2007/2/4

策展人
當代藝術大使館(徐文瑞、瑪蘭‧李西特)



「赤裸人」探討全球化時代下,為了反恐、疆界管制、遏止非法人口流動、確保國土安全、避免社會動亂,一種隱性的、常態性的、世界性的戒嚴或例外狀態,儼然已經變成人們日常的生存方式。人,在政治權利與法律保護隨時可能被剝奪的情況下,已經變成了赤裸人。

「赤裸人」的概念,主要來自當代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他認為,「赤裸人」就是被國家主權以「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或「戒嚴」(state of emergency)等理由,加以驅逐或監禁的人,這些人雖然具有自然生命,但是卻因各項公民權被剝奪,而喪失存在的政治與社會意義。

不過,現代國家的例外狀態,早已在各式各樣的法律及社會控制機制下,成為一種「政治常態」。阿岡本指出,從納粹等極權統治,到九一一後美國所實施的「愛國法案」和關達納摩灣(Guantanamo Bay)政治監獄,就是由政府直接授權,對於涉嫌從事恐怖活動的公民與非公民進行無限期拘禁,讓他們無法得到美國憲法所賦予的權利,也不能訴諸日內瓦公約關於戰犯的規定。此外,西歐模範民主國家所施行的臨時戒嚴,都顯示當代政治逐漸轉變為一種手法緻密而高妙的行政控制,以虛張聲勢的例外狀態,把政治逐漸轉變為行政統治。在常態化的例外狀態中,當代公民的基本生存模式不是自由主義所設定的自主個人,而是納粹集中營裡的猶太人,或反恐拘留營中的穆斯林,一種赤裸狀態。

更重要的是,國家主權所具備的這項特殊權力,已內化為集體的日常意識,從孩子出生開始,透過教育成長和社會化過程,身份證、護照、各項證件,以及科技的和社會的監控機制,「赤裸」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生活的常態,剝奪人類存在的積極意義。如民主國家以維護社會秩序之名,於街頭佈滿電眼CCTV,對入出境旅客嚴格的盤查;如自外於全球工運,無意間成為資方棋子的勞工;或因為冷戰或戒嚴時期,消失在地圖上的城市與失去身分的人民;再如夢想淘金、被迫投入他者文本的新移工,要不是必須接受更嚴密的監控,要不以卑微的姿態存在於社會邊緣,完全不在國家主權的保護之列。凡此種種,使「赤裸人」成為文化與社會心理學關注的範疇,以及許多當代藝術家熱衷探討的議題。台北當代藝術館國際交流展「赤裸人」希望藉由多元藝術形式,探討「赤裸人」這種言語無法表達的生命狀態。

在台灣,「赤裸人」的概念尤其具有特別的意義。過去,台灣曾有長達四十年的「戒嚴時期」(例外狀態);但由於欠缺世界各國的承認,台灣也是一個缺乏對外主權的「例外國家」。誠如許多學者所言,台灣人似乎處在永恆的例外狀態中。台灣人很認命,卻也非常沒有安全感,這些都是長期作為「赤裸人」的集體心理現象。

本展邀請來自包括奧地利、加拿大、德國、芬蘭、法國、荷蘭、伊拉克、日本、吉爾吉斯坦、馬來西亞、韓國、俄羅斯、西班牙、土耳其、美國、台灣等16個國家共22組藝術家,展出27件作品。呈現方式包含各式各樣的媒材,以幽默的反諷或嚴肅的姿態,或委婉曲折,或平鋪直述,探尋在已開發、開發中或落後國家中赤裸人的身影,讓我們看到一個經由全球資本與國家主權的運作與效應所展現出來的生命政治光譜,重新審視一些與我們日常生活切身相關的面向,例如冷戰、反恐戰爭、後殖民、威權統治與革命、社會運動、種族主義、監控、邊界管制下的旅遊、勞工、移民、非正式經濟裡勞動人口、言論自由、社會監控,以及這些現象對身份認同、語言、恐懼文化、個人歷史等的影響。


藝術家

阿戴爾‧阿比丁 [伊拉克](Adel ABIDIN, Iraq)
瑟爾傑‧布佳耶夫「亞非迦」[俄羅斯] (Sergei BUGAEV “Afrika”, Russia)
馬可‧拜爾 [荷蘭](Marc BIJL, Holland)
比克‧凡德柏 [荷蘭](Bik van der Pol, Holland)
費南多‧珊雀斯‧卡斯蒂羅 [西班牙](Fernando Sánchez CASTILLO, Spain)
張乾琦 [台灣](CHANG Chien-Chih, Taiwan)
陳界仁 [台灣](CHEN Chieh-Jen, Taiwan)
大崙尾藝術工作隊 [台灣](Da Lun Wei Art Squad, Taiwan)
阿郎‧迪克拉赫 [法國](Alain DECLERCQ, France)
柯肯‧爾貢 [土耳其](Köken ERGUN, Turkey)
咸京我 [韓國](Kyungah HAM, South Korea)
古納拉‧卡斯馬伊娃/穆拉貝克‧朱瑪利也夫 [吉爾吉斯坦](Gulnara KASMALIEVA and Muratbek DJUMALIEV, Kyrgyzstan)
木村亮太 [日本](Ryota KIMURA, Japan)
吉兒‧馬濟德 [美國](Jill MAGID, USA)
艾蓮歐諾‧德‧蒙特斯丘 [法國](Eléonore de MONTESQUIOU, France)
賈姬‧沙隆恩 [美國](Jackie SALLOUM, USA)
麥克斯‧史崔瑟 [加拿大](Max STREICHER, Canada)
亞列宏卓‧維戴爾 [西班牙](Alejandro VIDAL, Spain)
克萊門斯‧馮‧維登麥爾 [德國](Clemens von WEDEMEYER, Germanay)
黃海昌 [馬來西亞](WONG Hoy-Cheong, Malaysia)
楊俊 [奧地利](Jun YANG, Austria)
YKON [芬蘭](YKON, Finland)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徑圖─陳界仁2006個展


展覽日期:2006-10-21 ~ 2006-11-18



 


 






成長在眷村的陳界仁,自幼養成定睛看人世的冷靜與清明,近年,成為獲邀參加全球雙年展最多的台灣藝術作者,沒有驕傲,也無特別欣喜,因受邀參展足跡踏過全球,開啟生命另一扇窗,卻,保有一貫清晰洞悉人間事的敏銳。


十一月初,大趨勢推出「陳界仁個展」,展出〈加工場〉、〈八德〉與〈繼續中〉,分別完成於2003年與今年的錄影作品。


「拍攝影片」之於對陳界仁,不僅是為完成一部影片,而非去拍攝或紀錄「可被看見」的現實,總體而言,陳界仁面對所處當下,採取這樣一個「具主動性」的行動。


雖然,陳界仁是台灣當代藝壇在國際當代舞台能見度相當高的一位,陳界仁從不認為這點重要,身為一位創作者,陳界仁知曉自己位處邊緣,誠如台灣的處境,與台灣的社會亂象,媒體消費快速泯滅職業道德,官僚宰制地方,「挖掘現實」是陳界仁關注的焦點,更著重藉由創作真實「轉化」現實處境的可能性與多原性,貼近真實,跨越現存體制的框架,無疑是陳界仁隱藏創作中的策略之一。


台灣經濟奇蹟曾傲視全球,成為全球代工重鎮,1960年代最精華的歲月,然則,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轉變,廉價人工被其他國度或區域取代,台灣不得不轉型,大量工廠外移或關閉,「移動」與「無法移動」成為資方與勞方最明顯的對立景況。〈加工場〉闡述聯福製衣廠女工的現實困境,二十多年認真工作光景不再,所有付出成為資方惡性倒閉與拒付退休金踐踏的事實,情何以堪?激烈抗爭下留下更大傷痛,景物全非的七年後,她們現身昔日工作重要場域,一切重新上線,熟練的動作,無言的面容,風光不再,透過陳界仁的鏡頭,台灣社會進程的無情與不堪──〈加工場〉,歷歷在目。


〈八德〉,不是一個確實地名,是城鄉交界地帶,卻是陳界仁凸顯文字意義與當地真實生活經驗存在的「斷裂」事實,也可視為「預視」,仍然延續關懷「邊緣」議題,都會城市外存在「區域」,不論內在的生活與經濟環境或外在建築景觀無法具體策量,荒廢的「宏觀大鎮」再度出現臨時工人游走,過往馬達工人與資方抗爭的影像,無非爭一口氣與生存的能力。不論臨時工的「行為過程」,原有物件被「挪移位置」,不是真正的「搬離」,一切與「宏觀大鎮」廣告招牌指示方向的箭頭相關,冷冽,存在。


〈繼續中〉,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在85樓摩天大樓工作友人的窘困,招商失敗,空間「閒置」著。第二部分,居住在廢棄回收場排水溝的工人,所有水溝內物件都來自資源回收廠,一個遭人遺棄的真實時空。第三部份,停車場,一邊置放台灣左派史料的貨車,是冷戰時期台灣被銷毀的史料,另一邊停放希望台灣成為「美國第51州」的親美宣傳車。三個場景,三個時間,陳界仁指陳社會真實殘酷的對立,無聲,佇立,一切,仍在發展,進行,繼續。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貼一則姚瑞中即將開幕的展覽訊息


歡迎你們來北美館參觀囉!







所有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廢墟 -姚瑞中個展


Everything will Fall into Ruins-Yao Jui-Chung Solo Exhibition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 E展區


時間-2006104()1119()


www.yaojuichung.com


創作自述


沒有廢墟的話就不可能有文明,就如同沒有地獄就不會有天堂一般,這個世界永遠都存在著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慾與仇恨。每每漫遊城市邊緣找尋回憶,然而城市正以某種不可預知的力量暗自變化,並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更新姿態向我們迎面走來;然而深藏在暗黑角落中窺視著現實生活中的莫名力量,無時無刻以不可見的方式潛入,卻又查覺不到它的存在。


透過廢墟拍攝我開始有了新的體悟,我必須承認並非我們生下來然後死去,而是我們一直都在死去; 萬事萬物都有其生命週期,在冥冥之中都不約而同地預先被設定一個期限,隨著外在腐朽與毀壞,轉而以另一種形式顯現,註定成為它自己不毀肉身的遺骸,並以此遺骸保有它的神聖光環。面對這些隱藏於真實世界下的廢物世界,對應於我們所謂的幸福生活,它們的存在從某方面來講,甚至比真實世界還要「真實」,比完美之物還要「完美」,「殘渣」概念建立於一個相對性意義之上並與真實人生周旋。


每每在廢墟前頻頻回首,留下無人空景之影像,內心宛若填不完的黑洞,總是與廢墟相對無言;雖不太清楚東奔西跑是為了欣賞廢墟、還是被廢墟觀看,若說「對象物」是面鏡子的話,那我大概是藉此逃避不願面對鏡中的那個「我」,遁入鏡內無人的幻境中放逐有時不免覺得變態,或可說是某種偏執,但更多時候是一種莫名的追尋;藉由追尋廢墟,觀照自我內心深處那座半頹圮的孤獨心靈,藉此展開自我療傷式的對話,但在看盡世間如此多被人們遺忘的角落後,卻更加無語與無解……。


天上繁星如此燦爛,有些新星正在膨漲,某些白矮星已然毀滅,在宇宙悠悠洪荒裡,各形各色的「廢墟」無所不在;在我等凡人存在的短暫瞬間,雖無物不廢,但或許廢墟的無言,正揭示了自然中不變的生滅法則,過多的留念與再造,皆扭曲暗藏其中之寓言。若能有所頓悟,廢墟也就不再只是廢墟而已,而是人生必經的某種體悟。


若能體會這點,也許面對人生的生老病死,或在時間流逝下終將全軍覆沒的任何建築,不都正如金剛經所言「如夢幻泡影」般,對於曾有的物質性存在,都應作「如露亦如電」的如是觀;大如星辰、小至沙礫,巨如殿堂、陋如廢墟,都不過是起心動念的一個瞬間,反射出人們內心深處的某個秘密風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Artist’s Statement


There can be no civilization without ruins, just as there won’t be a heaven if there is no hell.  There will always be light and darkness, good and evil, love and hatred in this world.  I always roam the edge of the city to seek memories, but the city is undergoing changes surreptitiously as a result of certain unpredictable force and is emerging in a transformed state.  The elusive force hidden in a dark corner watching reality creeps in at all times invisibly, and yet its existence is indiscernible


In the process of photographing ruins, I had some new realizations.  I have to admit that we are not born and then destined to die one day, but we are dying all the time.  All things have their life cycle and an expiry date has been set for them.  After the decay and destruction of their physical being, they reappear in another form and preserve the aura of the original being as relics.  Compared with our so-called happy existence, the wasteland is in certain ways even more “real” than the real world, and more “perfect” than perfection.  The concept of “remains” is a relative one and is confronted with real life.       


I always turn back to look at the ruins, leaving images showing a deserted scene.  There seems to be an unfillable black hole in my heart, and I am speechless when facing the ruins.  I’m not sure whether I travel around to see the ruins, or to be seen by the ruins.  If the image is a mirror, I’m probably trying to escape from the “self” in the mirror.  Instead, I enter the illusion in the mirror to lose myself.  Sometimes it may seem perverse or obsessive, but more often it is a kind of inexplicable search.  By going in search of ruins, I contemplate the half-withered and lonely soul deep inside me and enter into a dialogue for self-cure.  But after seeing so many forgotten corners in the world, I become even more speechless and uncomprehending…


The sky is studded with stars.  While some new stars are expanding, some white dwarfs have already been destroyed.  In the boundless universe, all kinds of “ruins” abound.  Although our brief existence is accompanied by decay, the silent ruins may be a symbol of the constant birth and death process in nature.  Too much commem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will distort the lesson hidden within.  If we can understand this, ruins are no longer just ruins, but are an essential experience in life. 


With this realization, maybe we should think of life and death, or any kind of architecture that is bound to perish in the course of time, as “dreams and illusions”, and all material existence as “dewdrops and lightning”, as the Diamond Sutra says.  A star, a grain of sand, a temple or a ruin – everything is just an idea and a thought that reflects a secret landscape deep in people’s heart.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富比亞洲藝術專拍 宛如「大陸名家天下」陳丹青「街頭劇院」147.2萬美金成交 台灣僅趙春翔作品入前10高


 


 


【李維菁/台北報導】
  中國
大陸的藝術作品正當紅,在昨天結束的紐約
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拍中再度印證!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拍,成交價前10高的幾乎全是中國大陸藝術家的天下,有拍賣天王之稱的大陸畫家張曉剛作品就占了4張,而台灣唯一進入前10名的是已逝畫家趙春翔的作品。
  
蘇富比紐約亞洲當代藝術專拍一共有304件作品拍賣,包含了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韓國等多國藝術家作品。整場拍賣價錢追高超乎預期,甚至有73件作品成交價超乎原先的最高預估價。中國大陸的藝術是拍賣的重心,其中成交價最高的是大陸畫家陳丹青的油畫「街頭劇院」,成交價147萬2000美金。
  有趣的是,大陸當代藝術家目前在
國際藝術市場有4位最受歡迎的畫家,包括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以及岳敏鈞,號稱中國藝術界拍賣的四大天王。陳丹青不是一般預估會創下高價的紅牌,卻以驚人姿態創下紀錄。第2高價是張曉剛的「失憶與記憶:南海」,成交價達 88萬4000美金,第3高是張曉剛的「血緣系列」三連作,成交價68萬美金。
  另外,以黑馬之姿出現的是大陸畫家劉小東,他這次有兩件作品進入前10高價。而這次
蘇富比紐約亞洲當代藝術拍賣中,進入前10高價的大陸藝術家還包括了陳逸飛、方力鈞。
  唯一進入前10高價的台灣藝術家是已逝的畫家趙春翔,他的畫作「夏之盛」超乎預期地拍出46萬美金的高價,是這場拍賣第6高價作品。這場拍賣中還包括其他台灣藝術家包括陳界仁、于彭、鄭在東以及朱銘的作品。除了于彭失利,其他藝術家作品都有不錯的成績。
  這波華人當代藝術拍賣熱潮很快地要從紐約燒到亞洲來了!在秋季的拍賣熱中,
蘇富比香港秋拍中的中國當代藝術專拍將在10月9日舉行,明天起將在台北舉行預展。拍品中自然少不了當紅的中國拍賣四大天王的畫作,其中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第15號最被期待,預估價是新台幣3500萬至4800萬。另外也少不了拍賣中許多老字號的畫家之作,包括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畫作「淡水」,預估價是新台幣480 0萬。而佳仕得香港秋拍則將在11月舉行,名單上也不例外的出現這些中國熱中當紅畫家之作。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貼個藝文訊息給大家看!這位是我最喜歡的藝術家!



(圖片:陳界仁的加工廠)



台灣錄像藝術 首登國際拍品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台灣當代藝術家陳界仁、袁廣鳴、吳天章最近爆冷門以錄像及攝影作品挺進國際拍賣市場;其中,以「恐怖美學」著稱的陳界仁錄像作品「凌遲考」,將是兩岸三地拍賣會上首次出現的錄像拍品。

在台灣的藝術市場上,錄像及攝影一向冷門,陳界仁等人雖然參加過許多國際雙年展,藝術上備受肯定,但以往台灣收藏家常質疑其作品的「市場性」,此次是台灣當代藝術家首度以影像作品打入國際拍賣市場。

專家認為,這應是受「中國當代藝術熱」影響,連帶使得台灣等華人當代藝術市場熱絡起來。拍賣陳界仁等人作品的蘇富比公司則強調,陳界仁等已是國際知名的當代藝術家,而不只是台灣或華人藝術家,該公司此舉是想引介更多元的藝術媒材給收藏家。

9月20日舉行的紐約蘇富比秋拍,將在「亞洲當代藝術」專拍中,推出陳界仁的單頻道錄影裝置及攝影作品「加工廠」,此一作品曾受邀參加上屆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展,預估價8至12萬美元(約台幣264至396萬元)。

將在10月9日舉行的香港蘇富比秋拍,也不約而同推出陳界仁的三頻道錄像裝置「凌遲考」(預估價32至38萬港幣,約135至160萬台幣)、袁廣鳴數位攝影作品「城市失格─西門町白日╱夜晚」(預估價14至20萬港幣)、吳天章數位攝影「永協同心」(預估價10至15萬港幣)。香港蘇富比在預展時,並將在展場播放重溯20世紀初酷刑的「凌遲考」錄像作品。

無獨有偶,代理上述三位藝術家作品的大趨勢畫廊,也正準備帶著他們的創作參加10月6日起舉行的「藝術北京2006」畫廊博覽會。大趨勢畫廊總經理葉銘勳說,以往陳界仁等人的作品在台灣叫好不叫座,收藏他們作品的多半是國外的美術館及藝術基金會,過去他一直努力說服台灣藏家收陳界仁等人作品,但「說服的成效不佳」。最近「中國當代藝術熱」顯然延燒到台灣,特別在大陸當代藝術家紛紛以攝影作品崛起於國際拍賣市場之後,前來探詢陳界仁等人作品行情的收藏家明顯增多,他和拍賣公司同時嗅到了「新媒材」將是當代藝術大有可為的新方向,才會出現這樣的巧合。
【2006/08/30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READING/REA8/3493170.shtml




 


參加討論 |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T的角色扮演的活動,線上圖片報導!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