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bout Art (9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新聞稿


蘇匯宇個展:槍下非亡魂2 血腥寶貝


 


 


展覽名稱:槍下非亡魂2-血腥寶貝


          The Fabled Shoots ll- Bloody Beaut


Date : 2009/04/18-2009/05/10


Reception : 2009/04/18  3:30 pm


Venue台北大未來畫廊  Lin & Keng Gallery, Taipei


展覽補助:文建會


創作補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7年入圍台新藝術獎視覺藝術Top5的「槍下非亡魂」個展後,藝術家蘇匯宇2009年的個展「槍下非亡魂2-血腥寶貝(Bloody Beauty)」即將正式發表,延續著前期系列的特效與視覺效果,持續著眼於「暴力」與「當代媒體」的相關性,並擴充至更大的主題,企圖求取一種「關於暴力的創新陳述」。這批全新創作,探討媒體時代下人們的官能與價值觀的相互衝突,以及媒體中娛樂與暴力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性。與2007年「槍下非亡魂」首批作品不同之處,乃在於這次經歷槍彈效果的人不是作者本人,而是漂漂亮亮的女模特兒。這些女性所代表的,是一種普遍可見的媒體效果─ 不具侵略性、好看、偶爾帶有性暗示進而能夠能刺激消費慾望的廣告元素。選擇女模特兒作為本次創作主角,將更容易直指作者長久以來關心的課題─ 大眾傳媒無意識的內在邏輯與詭計。


 


本次新作,將展出「血腥寶貝」系列中的兩組概念,並分別以錄影藝術與平面攝影的方式呈現,以兩種角度表述。相較於2007年「槍下」系列一開始的嚴肅或者黑色幽默,「槍下2」將帶來更多的感官愉悅與另類刺激,裸男換成裸女,血漿換成彩色顏料。表面看似時尚或者娛樂效果的畫面中,隱含著作者所欲表達對媒體的諷諭與諧仿,將暴力與空洞的娛樂效果結合成一個超越性的畫面。在這些畫面中,觀眾大可各取所需,而不必承受過度嚴肅的說教或者刺激。


 


展覽自2009411日起510日,於台北大未來畫廊B館展出。


 


◎聯絡電話:02-2750-8811


◎圖說:


001.Bloody Beauty,攝影輸出(三聯幅局部畫面)180x120cmx 32009


002. Bloody Beauty,錄像,2009


003.Blue,攝影輸出,180x 120cm2009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明弘個展── 我是太陽

展期:2009.04.04(六)─ 05.03(日)


地點:誠品畫廊/台灣台北市松高路 11 號 5 樓
http://www.eslitegallery.com.tw/








睽違兩年半,林明弘將於誠品畫廊舉辦最新個展「我是太陽」。林明弘在此次展覽中呈現的作品形式更為多元,除了具強烈視覺效果的畫作和彩繪牆,亦包含了攝影記錄。此展覽中,藝術家一反過去針對某一特定主題出發創作的慣例,無論是在「身份認同」、「文化認同」、「時光與空間」等議題上,新展覽更反映出了藝術家面對多項關注議題之時,產生論述的思考進程。

林明弘曾說:「藝術家的作品必然深受他身處的政治、自然、文化環境及時空的影響。」循著這些作品透露出來的蛛絲馬跡,我們得以了解他近年來對週遭人事物的反思、沉澱,直抵藝術家創造靈感的源頭。

林明弘生於 1964 年,台灣人,目前在中國上海居住和工作。他最為人知的是放大傳統花布圖案,繪製在展示空間中,有時是在網球場地面,有時是在滑板道上,有時又是建築大廳裡,鋪天蓋地的花樣姿態,令人驚艷。林明弘的作品在國內外均深獲青睞,曾參與福岡三年展、伊斯坦堡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台北雙年展等,也受邀於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赫爾辛基 Kiasma 當代美術館、日本金澤 21 世紀當代美術館等多項國際展覽。他的作品之所以受到觀迎,不僅是因為其透露出來的地方語言,也因他力求創造「一個空間」的藝術形式和選擇反傳統的展示場域,跳脫框架的靈活作風,令人耳目一新;加以從各個面向對於所關注議題的探討,他的作品彷彿一場視覺饗宴,而在細細咀嚼之後,又有意猶未盡之感,並且,發人省思。

同時此次亦為誠品畫廊在耗時兩個多月準備新空間後的第一個展覽,林明弘既以浩大裝置作品聞名於國際,邀請藝術家在較之前三倍大的展覽空間中創作,此展覽更別具意義。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








A Solo Exhibition by Ku Shih-Yung
Oh! Formosa
04 April ~ 02 May, 2009

美哉台灣─顧世勇個展

開幕酒會:2009年04月04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展出地點: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1號2樓 25077243
http://www.itpark.com.tw/exhibition/data/261







【個展自述】

近期因工作的的關係遷徙至南部,相較於北部陰濕的氣候,南部燦爛的光線的確讓人宜爽許多,特別是對我原本是中南部的人來說,這樣的光線和溫度似乎又把我拉回到兒時的時光 ,那是一個空氣中瀰漫著健康、詳和、樂利、無垢的假象“集體幸福”社會。

然而上述這種偽“幸福氛圍”最近又頻頻出現在我閒逛跳蚤市場的政黨舊報刊圖片中。我對這種“美好時刻”的再度造訪深感好奇,心想就憑這些褪色的印刷刊物,居然不經意的就能喚出藏在我身體記憶深處的印跡,難不成這個長久伴隨著我的“美好幽靈”是我內在僅存的淨土允諾泉源。頓時,我驚覺到長期以來,在我創作背後的精神支撐物仍是政黨權力規訓下的身體殘留物,儘管我已經將它轉化成藝術的形式,但仍難掩“粉飾的烏托邦”性格。

在這次的個展中,正是我對自己參與“粉飾烏托邦”製造的批判,也想揪出長期進駐我身體內部的“美哉幽靈”,讓“她”現身無所遁形。

“美哉幽靈”,近似修辭學的的語言,我刻意的玩弄字詞,除了對自身長久以來讓渡給“虛幻的主體”進行嘲諷外,當然同時也意味著我必須離開這個“虛幻的主體”,重新洞悉這個主體背後的幻見;換言之,我必須消失在我已然被建構的主體當中去掌握“即將的主體”。

在台灣的政令標語中,不管是“明天會更好”,還是“希望相隨、有夢最好”,每一次的出擊都能動員台灣人的靈魂,一種集體意識的趨光效應,至少體現出兩個現象:其一是儒家綱常倫理的群化奴性,其二是農業社會的集體溫情效應。這兩種現象或多或少能反映出台灣仍舊是一個缺乏現代性及個體意識的保守社會。我們可從去年國民黨的勝選看見保守勢力的復僻就是一個最佳例子,其實,我們並不是相信國民黨的未來,而是我們寧可繼續被過去的“美哉幽靈”催眠、繼續相信美麗的幻境也不願意接受一個現實破產,不再提供夢想的民進黨。

這個展覽的所有圖像內容,是我在兩年內持續逛跳蚤市場及舊書攤所蒐集並經電腦軟體重新編修而成,要從近千張的圖像中,選擇捕捉一種屬於台灣過去的集體幻境 ( 也許目前仍在持續 ),是需要一些時間去過濾和沉澱,就像我第一次被這些圖像所喚醒的身體底層銘刻一樣,要不是時間將我帶到南台灣的鄉下,讓我重新體驗兒時的種種政治氛圍,是無法讓自己看見,原來自身創作的烏托邦泉源仍舊是政治較勁下所刻意營造的幻見。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IVAC十週年:返照與迴光─陳順築特展
日期:2009/4/5(日)- 2009/4/29(三)

開幕:2009/4/5(日)下午14:30
地點: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TIVAC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Tel : 2773-3347 Fax : 2773-8779 E-mail : tivac@ms28.hinet.net
開放:週二 ~ 週日 12:00 - 18:00






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走過十個年頭,超過一百場次的影像傳接與激盪,終於踱到一個特殊又清晰的位置,在重新整步出發的同時,TIVAC邀請了當代影像藝術家陳順築舉辦個展,他從早期的攝影直觀到影像複合媒材及裝置,不斷反芻家族形影記憶,多樣思辯的形式,隨著時光流變,回應著對時代的自覺和信心,也間接展現TIVAC十年如一日,持「家」守成,堅續行進的相同理念。

展覽選取了陳順築三組系列代表作:二零零三年〈四季遊蹤〉系列、二零零一年和一九九八年〈族譜肖像〉系列以及一九九六年〈家庭風景〉連作,這些作品由微觀的私語自傳,串連幾種具體的形式技法,跨域交融為影像複語:
(一)老照片的挪用(Appropriation)再現。放大家族不經意的生活快拍(Snapshot
Aesthetic),以舊底片所產生的斑駁糢糊或唐突反差,讓「壞」照片提示自身異像變成公眾訊息。

(二)磁磚的並置與錯置。幾種燒製的影像磁磚,內嵌在挖空裱褙的照片,拼組成立體淺浮雕,層層互為表裡對應入畫,外顯諸多溢於言表的現實與記憶,而部分純磁磚,以現成物(Ready-Made)整飾在作品邊框,這類材料在物質不發達的年代,充斥每個家庭的浴室、廁所、甚至廚房,形成一種特殊的溫情印記,隨著物換星移,這些負載時空的符碼,看似在作品解讀的邊緣,事實上有著身歷其境的真切。

(三)複合媒材裝置形式。作品多數以雕塑組件式的內化空間,交織照片和物件,是陳順築照片/看見,觀念/發現的複合探索,有時因地制宜的結合室內環境,把自身的記憶情事對位外在空間,活化為他人的現世經驗。

個展以〈返照與迴光〉為名,揭示了陳順築和TIVAC的兩種角度,穿過記憶的聚合,鏡像與情感對望,對陳順築而言,照片化暗為明的「借」與物件的「用」,移情拆解新釋,整補個人幸福時光的缺口,也演化他者家庭言簡意賅的生命觀照,而TIVAC十年寫不盡的風起雲湧,似水年華的影像明滅,此刻回返歷程,照見迂迴流連的藝術微光,這些由影像連綴的線性網絡,瞻前顧後的深探影繪一個歷史,也是隱伏在夢境之上的長年詠嘆。

陳順築,1963年出生,原籍台灣澎湖,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現職德霖技術學院營建科技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兼任副教授。目前工作與居住在台北。
九O年代初以「攝影」作為創作的主體語言,結合裝置和環境,陸續發表自傳式家族經驗的〈家族黑盒子〉、〈集會.家庭遊行〉、〈花懺〉、〈四季遊蹤〉、〈家宅-四乘五立方〉等系列作品。九五年曾獲第一屆台北美術獎,為台灣早期開創新影像與代表性藝術家之一。

曾參加的國際展有〈亞洲人的視野:躍動的亞洲〉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1996、〈台灣:今日藝術〉柏林世界文化館&德國巡迴展1996-1997、〈你說.我聽〉法國碧松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巿立美術館1998、〈蛻變與突破:華人新藝術展〉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美國、墨西哥、澳洲、紐西蘭巡迴展1998-2000、〈溝通–希望的迴路:福岡三年展〉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1999、〈人+間:韓國光州雙年展〉1999、〈隱匿的境界:變異的亞洲藝術〉東京宇都宮美術館&日本巡迴展2000、〈暫停:韓國光州雙年展〉2002、〈幻影天堂:中華攝影展〉布拉格國家畫廊& 奧地利2003、〈影像生存:上海雙年展〉2004、〈漲潮〉法國第厄普市2005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中國山西2008。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彭弘智個展─兩百年

A Solo Exhibition by Peng Hung-Chih
Two Hundred Years
28 February ~ 28 March, 2009


Opening Reception: 7:00pm, Sat., 28 February 2009









本次個展中我展出兩件近作﹣“兩百年”及“法福遇難記”。這兩件作品是我寄居紐約三年的感受,而在北京製造的。雖是近作,但已醞釀多時。近年來,我一直想探討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西方美術史是由一連串的形式革命所組成的,美術史已經淪為學術象牙塔的一門學科,而一般人已經很難親近了,所以我希望讓內容成為一種形式,讓內容與社會產生直接的連結,而不是拘泥在與生活遙遠的形式主義上,讓美術成為一種倫理學的遊戲。

“兩百年”原本是我在 ROBERT ALTMAN 1975年的電影“NASHVILLE”所聽到的一首美國愛國歌曲。在電影的一開場,一位鄉村音樂歌手不斷地重複唱出:“我們必需做出正確的決定,再強盛她兩百年”。歌詞的大義,道出先祖渡海來美,為國家做的種種犧牲,並道出若有必要,必須子孫一同跟進,儘管已經歷經了無數的苦難,但是信心仍然堅強。並且,這歌將愛國與基督教精神做一連結,將對國家的忠誠對比為對神的誓言。 而主旋律“我們必需做出正確的決定,再強盛她兩百年”一直不斷的重複播放,讓這首歌特別容易刻印入觀眾的腦海。一首在1975年讓人聽來尋常的歌曲,在後911時代讓人聽起來格外有時空錯亂之感,尤其當美國帝國主義不再獨霸,又正是中國和平崛起之時,民族主義撐起上揚趨勢,正是人心沸騰之際。心想若將此曲翻成中文,再諡 ?塍 ??京的民謠歌手小河翻唱,該可收異語同功之妙。

“法福殉難記”則是有關巴以衝突,由一件錄像,一件雕塑及兩件動畫海報組成。在巴勒斯坦隸屬於哈瑪斯組織的阿克薩電視台(Al-Aqsa TV)的兒童節目﹣「明日前鋒」(Tomorrow's Pioneers)的主持人法福(Farfur)穿著連身裝,扮成與迪士尼著名卡通人物米老鼠相似的模樣,與該節目一名小女孩共同主持人,教導小朋友學習哈瑪斯激進份子以成為虔誠的穆斯林,並呼籲兒童支持武裝對抗以色列,在最後一集的節目中,法福被一個扮成以色列人的角色毆打致死。米老鼠,一個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用以文化殖民第三世界小朋友的形象,在這裡竟被使用成反美及反以色列的工具,其角色在這裡可以說是同時存在的兩個極端,文化符號在這種複雜權力的關係下,除了俯合各自的命題,卻又互相矛盾的情況下,產生的扭曲可以說是當下最真實的荒謬劇。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幫藝術家雜誌寫的稿子  PO上來先睹為快吧!


 





跨領域大師的藝術對話


 


當薩爾瓦多達利著名的「扭曲的時鐘 (Soft Watch) 畫作點燃了當代帽飾設計大師Stephen Jones的設計靈感


或是1935年義大利服裝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從身型婀娜的知名女星Mae West身上取得靈感而創造出狀如沙漏瓶身的Hour-Glass帽飾。


兩個不同元素的相遇創造了更不同凡響的作品……


 


 


撰文──姚詠中  圖片提供──TiffanyAgnes b.明和電機、


 


Tiffany+ Frank O. Gehry


  兩個不同領域的翹楚,相互撞擊會產生怎麼樣的火花?向來以極致工藝與精湛設計著稱,擁有百年歷史的鑽石大王─Tiffany & Co.遇上了以大膽、前衛、幾近叛逆的建築風格的建築大師─Frank O. Gehry,這兩個跨領域的大師級相遇,不單在珠寶界引起震撼,在建築界、設計界、藝術界也紛紛引發熱烈討論。


 


 因天才洋溢且不按牌理出牌性格的Frank Gehry,代表作不計其數,最為人知道且著名的有: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美術館 (Guggenheim Museum Bilbao)、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西雅圖的體驗音樂博物館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等。這個被建築界譽為「唯一存在的當代建築大師」,與Tiffany的結緣是在2002年,Tiffany為了表揚全世界於自身專業一舉成名「Made Their Mark」的人物,而獻上一只Mark腕錶,兩人合作關係於焉開始。


 


  在建築上有著卓越成績的Frank Gehry跨領域至珠寶界時,發現建築和珠寶設計都具有想像力及挑戰性!不僅如此,他設計珠寶的方式就如同他設計立體空間的作品一樣,承襲其建築特色。他這種「建構珠寶作品」的設計總是線條大膽、挑戰視覺,更善用各種不同的材質,發揮每一種材質的天然之美。使用的創新材質有:天然木材 (黑檀木、洋槐木、血紅木、巴西蘇木…)、寶石 (黑瑪瑙、碧玉、髮晶…)以及多種貴金屬 (純銀、玫瑰金、黑金…)。在想像無邊的世界裡,在2006年為Tiffany創造出六個嶄新、獨特又時尚的系列:


 


  魚系列(FISHGehry來說,既是一種符號、也是一種象徵,代表了形體和律動的完美結合,富有原始、動感的生命力。轉矩系列TORQUE)的每一件作品,都結合了稍微歪斜失衡的扭轉設計和優雅的彎曲表面,展現視覺上的衝突與連貫。這些線條看似出奇不意卻又平滑流暢。在開發蘭花系列(Orchid時,使用的是與他在創作建築時一樣的電腦模型程式,融入蘭花設計,創造出變化萬千的Orchid系列。


 


  出於對駿馬英姿雄偉的喜愛,Gehry發揮他的藝術天才來詮釋馬的強烈線條及奔馳形態創造出不受拘束的駿馬系列(EQUUS)。Axis是他常運用的建築結構,此結構包含二種互相連鎖的造型,一種呈英文字母「H」,另一種呈「T」。紮實的結構賦予Axis系列各式各樣的連結造型與幾何變化。將紙以各種角度和方向摺疊,以創造出簡單卻有稜有角的抽象形式。這些形態構築了極具當代風格的摺疊系列(Fold


 


  接著下來,Frank Gehry又於2008年再度挑戰視覺感官設計了立體感十足的Open Torque純銀項鍊。保留Torque轉矩系列的原創精神與令人驚歎的扭曲角度Open TorqueTorque系列更著重線條的流暢,以四個俐落的邊角建構出完美的雛型。


 


  他的最新創作Circular Fish,將原本光滑靈動的Fish線條,演變成以圓弧為魚身輪廓、以鋒利稜邊收尾的新型態,以18K白金鋪鑽或18K金,提供項鍊、耳環、戒指等多款選擇。GehryFish系列還有將許多大小相同的魚兒排列組成的純銀項鍊及手環。


 


  Flux系列靈感啟發於物體曲線與片斷形象的生動結合,在設計師與珠寶師父們鬼斧神工地巧手打造下,18K金耳環是破碎線條的全面延伸,經由手工刨光處理,成為表面光澤、如流水般輕撫過痕跡的藝術飾品。


 


 


Agnes b.+ Young Kim


  法國時裝品牌Agnes. b. 一向喜歡與藝術家合作,也撞擊出新鮮有趣的作品。2006年與美籍韓裔藝術家Young Kim合作推出SUITMAN服裝及裝置藝術展後,旗下的巧克力品牌agnès b. DÉLICES2008年與Young Kim合作,並藝術融合在巧克力裡。為配合此系列Agnès b. DÉLICES將以Young Kim黑色西裝SUITMAN意念設計在SUITMAN限量版禮盒」裡,從特色包裝設計到盒內的巧克力設計都是別具心思。


 


  Young說,他所創造出來的SUITMAN世界,是一個舒適的地方,令他可以輕易地進入任何世界。


 


  除了包裝設計獨特及充滿藝術氣色外,限量版禮盒的巧克力設計亦具創意,以「SUITMAN」的公仔的形象型,搭配兩粒特濃黑巧克力黑胡椒黑巧克力夾黑巧克力在其中。100%高純度可可的特濃黑巧克力,讓味蕾充滿濃郁香味。整個禮盒的設計概念無論在色、香、味多方面都達到令人難以忘懷的效果,此外,還附送一條設計獨特的頸鏈,頸鏈的一個dog tag,印上象徵著SUITMAN始終如一的表情標記,這款頸鍊也可視為一種珍藏品呢。


 


   agnès b. DÉLICESYoung Kim合作,巧妙地把這巧克力系列變得極具藝術化,SUITMAN」的黑色西裝融合在巧克力裡,真的是非常可愛且具創意!


 


agnès b. +明和電機


 


  從一個藝術團體、一個機電工場,變成一個品牌,一間真正的「藝術公司」。明和電機創新的表現手法開創了一片前衛(new avant-garde)的藝術領土


 


  2003年明和電機於巴黎舉行名為 "Mechatronica" 的演唱會, agnès b. 的設計師為明和電機的社長土佐信道 (Nobumichi Tosa) 特別設計一套制服,制服沿用了 agnès b. VOYAGE系列的色彩,是全世界獨一無二。 


 


  agnès b.他明和電機之間的合作作品,也在2007年來台北展出過近20件的原創作品,並頗受歡迎的舉辦千人演奏會,而在台北的agnes b. – SPORT b.店內展出與明和電機創意結合的商品,像CD / 紀念海報 / 作品集 / 商品及贈品……, 而且明和電機合作的多媒體作品樂器系列──魚器,也在agnes b. - SPORT b. 店內發表一起展出。


 


 


PIAGET+藝術家s


  以獨特製表專業結合前瞻性精神的伯爵(PIAGET)1874年創立以來就如同藝術品般的被人們珍藏著,也因為有著相同喜好藝術的共通之處,很自然的就與藝術家的名字連在一起。不論是設計者或是收藏者都大有人在,而且還出現在拍賣會場中過,皆是因為兩者的合作,產生了價值不菲之值。


 


  像是1960年代的安迪沃夫(Andy Warhol),曾經就是收藏伯爵表的藝術家,他現在的收藏被放在伯爵博物館收藏中。


 


  當然與藝術家合作的作品也不少,1974年,從達利的想像力當中,爆發出「Dali D’or」一個金幣創作。正面描繪達利著名的小鬍子輪廓,反面刻著他作品象徵的蛋型印記,代表著一個未來世界的成形。伯爵將這個創作取得獨家權利後,在一只腕表、一條手鍊、一個鍊墜,或是一只戒指上,皆烙下了這個圖騰,成為經典永恆的作品。


 


  金幣的成功,讓伯爵在1980年,再度與另一個瑞士畫家Hans Erni合作另一枚的錢幣,並融入在伯爵的鍊墜、鍊帶、袖扣等中,不僅如此,這個錢幣的設計還放置在搭載4P超薄機芯的腕表作品中。伯爵將手表機械工藝上,更上層樓。


 


  此外,在1988年,伯爵與法國偉大的新現時潮流代表藝術家Arman合作,將Arman最愛取材的主題,以金屬及珍貴木材雕刻七件樂器作品「Arman par Piaget」,這個作品被放置在伯爵日內瓦精品店展覽。


 


  不僅是與藝術家的合作,伯爵也跟服裝設計師有另一類的接觸。2005年,日本著名品牌Dress Camp的設計師岩谷俊和,將他怪誕、搖滾精神注入了伯爵的Possession腕表設計系列中,創新的許多別致的表帶款式。之後,並在日本發行了結合貴金屬與鱷魚皮表帶設計的獨特表款。


 


  除此之外,伯爵在公關形象設計上也因著卓越的品味,與法國前衛藝術家Pierre et Gilles雙人組合作,以畫作的方式呈現了伯爵的廣告公關形象,Pierre et Gilles融合了高超的攝影及插畫技巧,創造出獨特的華麗複雜美感,用豐富的創以及想像力打造出四組耀眼又富有童話花園氛圍的消像畫作。


 


  2007年,伯爵在東京,由建築師黑川紀章設計的玻璃帷幕的展覽會場上,展現超過150項作品,並在展覽會場上,對那些曾經為伯爵注入才華的藝術家們致敬,讚頌他們在伯爵歷史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深刻作品。展現了PIAGET百年來對藝術家們的敬拜。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初訪李俊陽居所的友人大概都會被屋內的景象給迷住。那是從雜草叢生的野地裡長出各式詭譎俏皮又充滿奇想意趣的生物。它們生長的方式恰似亞熱帶雨林中的爬藤植物四處攀掛垂生,還有蟲鳥隨時會出沒的生命感。成長於電影看板畫師家庭,從小生活環境充滿各種「工」與「師」:水電工小工板模工鐵工木工畫師廟公捆工叔公土地公…。一度是要學修機車,後來又改學畫電影看板,也畫過布袋戲舞台,後來的後來又去學畫廟的彩繪,熟稔佛像、門神以及廟宇彩繪的原色,畫著畫著,他突然想來雕刻木偶,就研究起布袋戲的造型,自己熟練了雕刻的技術後,發現台灣的布袋戲偶很不「台」,都是師承自大陸的傳統,他開始嘗試去找出什麼才是屬於台灣戲偶的原型,台灣民間故事人物、封神榜、西遊記、三國演義都是他揣摩角 色的啟發意象,幾年下來刻著木偶遇到瓶頸時,他就索性放下就去玩別的。(註4) 李俊陽也畫過幾年的商業外銷畫,25歲起開始個人創作,至今超過15年,累積的作品量令人瞠目,從繪畫(塗鴉水墨彩繪於各式材質),木雕,鐵線塑型,大小型裝置,現成物改裝,拾得物重組,空間塗鴉,現場行為演出,偶戲編製,實驗戲劇,他也參與過一些電視台廣告及戲劇節目的演出,甚至還蓋了廟!小可以是在幾百個ㄤ阿標童玩上的幻奇戲謔塗鴉,或尤加利樹葉上的眾生演義,大可以是五六層樓高的壁畫或十數公尺的土地公彩繪。空間類型尺寸大小都不是問題, 對他而言,作品發表的條件與環境,常常取決於人與人之間最基本而真實的交往所給出的空間,即便是藝術生態的金字塔頂端。

    紮實的技術基底,以及彈性極大的轉換能力,使他思考的反而是關於創作精神與創作環境等事物。例如他有種蓄意的反骨,曾經在國內外做過駐村藝術家, 也參與過不少重要展覽,卻頑童似的搬出許多障眼法,走反步和擺嘻遊煙霧彈來模糊焦點,但其實在這背後,他拒絕快速成名的管道和短線操作的藝術經營模式,也思考著台灣「全面美化」(美國化的藝術生態導向)的藝術環境,以及巨大化重複化成為顯學的當代藝術品味。他看在眼裡,卻自行其路,在這之中尋找與自己人生歷程能夠應合的時空條件去安然發展創作。他的創作動力隨手可得(他稱之為「High點」),看過他展覽以外的其它「作品」及被他稱為「遊戲之作」手創物的人就會了解,他對物與材質的高度聯想感知與操作能力配合得極好,並充滿趣味性。而這樣的趣味性不是別的,那是由於高度自我認知並對藝術抱持鬆緩的態度,才能形成的一種生機感。例如剛學拉二胡不久後,就動手製作了6把造型旨趣音聲各有勝場的二胡,並同時拉起小提琴來。對這樣藝術狀態的見解當然因人而異,但我認為那接近一種完美的歪斜,有神而似無意。從有形的手工藝人養成背景,李俊陽學到了民間文化的無形底蘊,他徐徐施展著當代藝術已羞於提及的技巧或早已喪失的藝能,以形式上的無窮變化,汲出看似隨機卻有脈絡可尋有土地可依歸的獨特創作風貌。

 
(註4)訪談:土味十足:台灣養的 李俊陽,EGG Magazine 第27期,文字/林美慧。資料出處: http://www.eggo.com.tw/blog/egg/designer-blog-140.htm,2008.08.25

 

文章出處:蔡宛璇 <自體野化三態>,藝術觀點雜誌2008秋季號 "後歷史藝術專輯:自由-術"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御欽個展
熱黑


展出時間:2009年01月17日 ~ 02月21日
開幕酒會:2009年01月17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展出地點: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1號2樓 25077243

http://www.itpark.com.tw/future_exh








我討厭紐約!!!

從我到紐約的第一天開始我就這麼想了

這念頭從來沒有打消,也沒有被否定掉,除了些許的小小驚喜或是一些小小的好吃布朗尼還有幾齣百老匯的閃爍,讓我有些微取消一些對於討厭紐約的註記。就像是在老黑板上不斷寫著我討厭紐約我討厭紐約,卻又偶爾擦掉一些但還是有些字跡凌亂在黑板上並沒有很用力把它擦掉的意願跟企圖。

這是一場很不好玩的遊戲,你不能躲得太裡面,你不可以將自己藏起來,不可以順著床底下某一個物件或是最暗處將自己身體隱沒在不被找到的狀態中,聽著外面的聲響,你很安全,就躲著。

因為,你要被找到,這不再只是小孩子那天真可愛的遊戲,你可以恣意的躲著,因為生氣或因為只想跟自己的某一個幻想朋友獨處而躲起來,你不可以了!!!

你要被找到,你要出現你自己,要面對!!!
這真的不再是一場好玩的遊戲……

從我到紐約開始,不自覺的也被強迫的跟我自己相處,雖然我很習慣跟我自己相處,從我自己的國度的時候,就很少出門的我,也被迫在自己國度環境中出去,去面對很多事情,不斷的發生,而就再搭了十五個小時的飛機,到了紐約,只剩下自己,非常強化的一種意識你只有你自己,你所能憑藉的只有那兩箱行李裡面唯有自己國度的氣味。

我只想抱著那氣味然後睡去捲曲著身體。我就更常待在所謂的臨時公寓當中,我承認一開始我的害怕跟不安,在這噪音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城市當中,未曾有絲毫片刻安逸氣息,讓我思考所謂的自由,你可以去很多地方但實際上你哪裡都去不了,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國度然後困住,原諒我的措詞,困住。

我被我自己困住,被語言,被這不是我生活的複合,被許多我應該要負的責任跟義務,我被困住,然後就在冬天的紐約我滿腦子混亂到我無法確定我那場大病究竟帶給我多少影響。

只記得我好幾個夜晚的燥熱,乾咳,我無法好好入睡,我呻吟用一種喉音然後略帶嘶吼狀態,但我依然可以感覺到地鐵在我公寓下震動。

而我看見一個孩子面對著我同樣捲曲著,不安的看著我,好像是看著我吧!或許…..他眼神似乎不在我身上,只能感覺他直視著,有野獸要進來一般,有種偷窺的好奇或許不是,我讀不出那些情緒,太多而混亂,而無法直視。一種想要開口的想法。但只是一種想法在嘴邊發抖。

作品想法:

小孩 ,是我作品當中最常出現的角色,對我來說就像一個毛病一個戒不掉的習慣,腦海中的畫面常常總是有小孩站著,就像一個說故事的人,一個角色,我讓這小孩說話,我佈局了一個場地一個空間,但我不在現場,我邀請了一個說故事的人當我演繹這故事。

而在這次的作品當中,我去述說我第一次到紐約的感覺,很直覺的將我腦海中的畫面擷取。

我在紐約各地尋找到了二十一位小孩,從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區,布朗區,各種不同的紐約,不同的生活背景家庭,二十一個小孩去說這故事,我的故事。

我一直認為數位原始的圖片就像是一個簡單的基底,這次,我不斷的在數位照片上用數位筆繪畫,不段堆疊我腦海中的影像,那一層又一層的圖層,如油墨繪畫般的堆疊。

每一張原始照片就像是剛上打底的畫,而我將情感跟直覺畫入圖像當中。
一個彷彿熟悉卻又陌生,彷彿溫暖卻忽然驟冷的情緒。

每一個小孩都躲在自己的房內,窺視著外面,他知道自己不能躲得太裡面,他知自己要被找到,但外面的世界就連自己的房間都黑影晃動,好奇卻又畏懼的看著這世界,等著被發生或是去發生一些事情。

是我想要去敘述的。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崔廣宇當時不在場_95與05年文件展

展出時間:2008年12月13日 ~ 01月10日
開幕酒會:2008年12月13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對不起!或許閱讀文件很無聊。

這個展覽並非展示作者最新的創作,而是反過來試著回溯存在於作者與伊通之間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與延伸,並且是這些歷史片段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展出。

雖然這些文件有著彼此緊密的關聯,但這裡仍然維持個別作品展出的獨立性,並試圖用幾個從未曝光的作品片段與草圖來揭露幾件也許已經被大家熟知的作品背後的延伸事件;某方面而言,這些歷史片段代表著當時面對作品與現實的許多取捨與被取捨,或者某個對於往後造成一定影響的意外事件,雖然這些彼此相關但又有著獨立展示形態的作品並無法真正說明什麼,但是透過當時參與其中的伊通與其他人來說,或許還能夠透過這層關係讓觀眾心中的疑問與作者、伊通之間的對話真正架構起這個展覽的脈絡。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懾‧相---吳天章個展



















展覽日期:2008-11-15 - 2008-12-13
開幕酒會:2008-11-15 17:00 ~ 18:30
參展作家:吳天章



吳天章,「悍圖社」的創始藝術家,近年來在台灣當代藝術界被稱為新F4,經過十一年後,在眾人的期盼下,終於推出睽違多時的個展。此次展覽,將展出八件超大幅美術館級之當代影像作品,這些作品,將完整呈現藝術家2000年後之創作風貌。


此次展覽名稱為「懾‧相」,吳天章說:『懾:ㄓㄜˊ,(又音)ㄕㄜˋ,它是一個動詞,有著害怕與恐懼的意思。比方說,懾息意指因恐懼而屏住氣息,不敢稍有異議,鎮懾則意指鎮壓威嚇,使心生恐懼,而震懾則意指震驚恐懼;相:ㄒ|ㄤ,(又音)ㄒ|ㄤˋ,它是一個名詞:有著外表及容貌的意思。例如:「面相」、「相貌」,例如:相貌意指經過時間變化後,產生的許多不同的外貌』。其實攝影早期傳入中國,曾經引起多方的誤解及傳說,吳天章提到:『阮義忠「中國攝影史」一書… 提起19世紀西方的旅行攝影家和貿易商人和傳教士將攝影器械帶進中國,清末中國人看到當時的「鎂」閃光燈乍閃,即能留下黑白靜態相片和會動的黑白影片,總錯以為會懾人魂魄,在攝影術未傳入中國前,人們為了保存容貌的形象,只有借助傳統畫師的手繪。畫活著的人叫“小照”,畫死者謂之“影像”;“照相”的前身--“照像”就是兩個名詞合起來的,「懾」‧「相」就是兩個名詞合起來的』,而這二個名詞,則一直感動著吳天章。


細看吳天章歷年來作品發展的脈絡,他意圖以龐大歷史文本做為反思歷史發展的創作根據,之後更以攝影技術巧妙地結合台灣歷史、黑色喜劇及豔俗現成物,自創台灣特有的嬉謔悲情風格,而這種豔俗的創作風格,讓他有著台客藝術家的封號,然而他這樣的風格,卻得以讓他揚名海內外,因為國外的美術館及收藏家,對這樣的手法,非常地著迷。


吳天章的作品乃是以「安排式攝影」(Set-up Photography)手法,進行創作,在於拍攝者在拍攝之前就已構想好所需元素,透過裝設、擺置進行實際拍攝,藝術家猶如電影導演掌握著全盤畫面,從角色扮演、服裝、道具乃至於背景皆出自其手,形成了吳天章式的矯揉風格,畫面中的人物一方面以歡欣姿態面對鏡頭,另一方面卻似乎在攝影中成就了他內心深處不為人所知的自我想像。2000年之後的《永協同心》(2001)、《同舟共濟》(2002)與《黃梁夢》(2003)便開啟了這樣的創作操作,數位技術解決了物件的限制,而能夠在一種虛擬的不斷修改中完成一種以俗豔顏色加以建構的世界。


至於2003年後的《夢魂術》與《移山倒海術》,他則不再以油畫佈景作為背景,而是開始建構一種虛擬的宇宙圖像作為畫面的底圖,所呈現出來的影像感覺,則指向一種「崇高性」的神話世界,畫面中的人物也不再是殘缺的人,而是一種對稱式的超人圖像,一種令分裂得以維持整體的神話世界。


這一部分的發展到了2007年,看到的是這神話空間又再次映射回我們的歷史與世界。例如兩個複製孿生的抬擔架者與不成比例帶著笑容的傷者所構成的《日行一善》以及《夙夜匪懈》中變形的人物,儘管回到油畫佈景的沙龍照形式,2008年的《瞎子摸巷》,卻同時延續著數位拼貼的虛構世界,這三件作品似乎較為明確地重新面對著社會價值的扭曲,吳天章似乎一方面企圖更加鞏固他經典的特殊語?(如《日行一善》與《夙夜匪懈》),另一方面開啟自身面對全球化與當代城市問題的窗口(如《瞎子摸巷》)。


在當今台灣重視現世利益而忽略精神層面的普世價值觀之下,我們能藉託的還有什麼?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也許怪力亂神,但在亂世中卻也豐富了人類心靈上的想像及道德上的勸戒,吳天章自我杜撰的這些故事,其重點並不在於彰顯因緣果報之類的超驗界力量,而在於透過這種帶有警世寓言的紀念碑式圖鑑,呈現出人生中某種不可言說的悲情以及無奈下的自我嘲諷,提醒了我們人世間的一切功名利祿不過是過往雲煙。我們能帶走的只有意識深處的殘缺記憶與帶不走的無盡悔恨,在通往天堂與地獄間的這道輪迴法門前,擠滿了來來往往尋求投胎轉世的凡人,懺悔之淚如臘炬般凝結於肅靜空氣中,罪惡深淵與慾望樂園在此交纏。吳天章說:『說穿了!我的作品就是「遺照」而且都是生前最美好的留影,一種把「時間」給封存,把「靈魂」鎮懾起來的技術』,而他在玆念玆的就是這種感覺。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 22 / 2008-10-27







SWEETIES
--Celebrating 20 Years of IT Park
小甜心─伊通公園二十週年慶

08 November ~ 06 December, 2008
Opening Reception: 7:00pm,Sat., 08 November 2008

展出時間:2008年11月08日 ~ 2008年12月06日
開幕酒會:2008年11月08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展出地點: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1號2樓 25077243

【參展藝術家】
Heidi Voet、Lars Koepsel、Mamiko、Rigo、Takahiko Suzuki、丁 潔、于 彭、方偉文、王正凱、王俊傑、王雅慧、白宗晉、曲德義、朱嘉樺、江賢二、何孟娟、沈昭良、吳天章、吳季璁、吳東龍、吳詠潔、吳達坤、吳瑪俐、李民中、李宜全、李明則、李明學、李國民、李淑貞、杜 偉、林其蔚、林蓓菁、林宏璋、林明弘、林欣怡、林珮淳、林敏毅、林煌迪、林 鉅、林銓居、林輝華、林鴻文、林昆穎、季鐵男、邵婷如、侯玉書、侯怡亭、侯淑姿、侯俊明、姚瑞中、洪東祿、洪素珍、洪藝真、紀嘉華、胡坤榮、夏 陽、許雨仁、徐洵蔚、袁廣鳴、高俊宏、涂維政、崔廣宇、常 陵、張乃文、張正仁、張美陵、張耿華、張耿豪、張暉明、梁兆熙、梅丁衍、莊 普、許唐瑋、連建興、連淑蕙、郭弘坤、郭奕臣、郭娟秋、郭振昌、郭維國、郭慧禪、陳文祥、陳正才、! 陡 ?正勳、陳志建、陳怡潔、陳松志、陳俊明、陳建北、陳建榮、陳界仁、陳浚豪、陳張莉、陳順築、陳愷璜、陳萬仁、陳慧嶠、陳曉朋、陳擎耀、陸先銘、陶文岳、陶亞倫、程文宗、彭弘智、曾御欽、曾清淦、曾雍甯、游本寬、游正烽、湯皇珍、黃小燕、黃文浩、黃宏德、黃致陽、黃博志、黃銘哲、黃蘭雅、楊仁明、楊世芝、楊柏林、楊茂林、楊智富、葉竹盛、葉偉立、董心如、廖堉安、劉中興、劉世芬、劉高興、歐宗翰、潘娉玉、潘 鈺、蔡志榮、蔡海如、鄭詩雋、黎志文、盧人仰、盧怡仲、盧明德、盧謹明、蕭麗虹、賴信宇、賴純純、駱麗真、薄茵萍、謝鴻均、韓湘寧、顏頂生、蘇孟鴻、蘇旺伸、蘇匯宇、顧世勇、范姜明道








每個藝術家都耽溺在自己的夢想裡,而且,在生命的任何階段,人人都有實現夢想的能力──那種全神貫注、情意澎湃地執迷於世俗價值內外的美麗追捕與追尋。那源源不絕的創造力,本是一種天賜的才華或是一種神聖的恩賜與勇氣。

然而,這份恩賜或勇氣,無論是愛的力量或是對力量的愛,在最佳的情況下,它代表的是讓神聖的「愛與光」流過自己的一種能力,同時也代表對生命之善懷抱著單純的信念。它意味著讓創造力藉由我們示現出來,同時也代表我們的身心層面與孩子們的連結──渴望一個超越自我的東西能藉由我們誕生出來。

伊通二十歲了,不管你是誰,你做什麼;我們都曾是孩童。在這創作過程中,我們總是努力地想回到那個「純真」的狀態!讓成人生活經驗裡的衝突和爭鬥逐漸退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種對我們共有的、人性的一種珍貴體悟──無論你對藝術體會出什麼看法,無論人變成什麼模樣,每個人都有一顆心,都曾經是吸吮親娘乳水的襁褓嬰兒…。

「心即是建構者」,我們的心駐留在何處,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能存在這兒二十年,正是各位的鼓勵和努力──在這裡,任何一種創作活動,都是宇宙能量透過你我完成的。對這二十年來的種種考驗和體驗,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感謝一路陪伴我們走來的你們…。

哈,當然,不免約定俗成地,還是要邀請(勒索)各位藝術家提出自己的小寶貝,來一同歡度「伊通」渡過二十週年囉!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O. 20 / 2008-10-25







時間的一次心跳
──從高地之心到台北之心


格蘭菲迪駐村藝術家聯展
袁廣鳴、姚瑞中、吳季璁、陳慧嶠

展出時間:2008年11月07日 ~ 2008年12月06日
開幕派對:2008年11月07日,星期五,下午 7:30
開放時間:下午2:00 ~ 11:00(週二至週四),下午2:00 ~ 01:00(週五至週六)
展出地點:非常廟藝文空間 www.vtartsalon.com
台北市伊通街47號B1 Tel: 25161060

策劃:伊通公園 www.itpark.com.tw
贊助:格蘭菲迪 www.Glenfiddich.com.tw








「格蘭菲迪」自1887年創辦以來,以單一麥純威士忌聞名全球,他們始終駐守於蘇格蘭亞伯丁道夫鎮的中心。亞洲當代藝術的前鋒「伊通公園」,成立二十年以來,始終活躍於臺灣台北的中心。「格蘭菲迪」與「伊通公園」,長久以來都在不同領域堅守他們的獨特性,他們之所以能夠產生共鳴,正因為同樣具備了熱情、投入與持續不懈的精神。兩顆心跳動,形同合一。

「格蘭菲迪」與「伊通公園」的關係起於2005年,「格蘭菲迪」決定將酒廠的藝術家駐村從原本的歐洲區域擴展至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這項擴充計畫無疑地反應出「格蘭菲迪」全球性品牌的地位。從那時起,在「伊通公園」的協助指引下,「格蘭菲迪」每年夏天都會遴選邀請一位來自於台灣的藝術家,入駐「格蘭菲迪」在蘇格蘭酒廠的藝術村。

如今,已有四位台灣藝術家曾經入駐「格蘭菲迪」酒廠:陳慧嶠、吳季璁、姚瑞中和袁廣鳴。透過他們的聯展──「時間的一次心跳」,本藝術村與他們的聯結將更為緊密。

「時間的一次心跳」,宛若存在的節拍器,時鐘每一次的滴答聲響,都帶來一個新的可能性、一種新的啟發。吉光片羽可能建構出一生的經驗。每一片刻可以是司空見慣,也可以超凡離奇。任何事都可能發生……也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生。

這四年來,藝術村裡大大小小的事我都得管,從旁協助藝術家要處理的事宜,從最普通的諸如申請簽證、到機場接機、安排創作材料和設備,到處理他們創作時的各種特殊需求。但正因為我與各藝術家之間的緊密合作與經驗分享,得以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計畫,也成就了彼此特殊的友誼。

對袁廣鳴來說,「時間的一次心跳」就是每天發生的日常瑣事。他在《逝去中的風景─蘇格蘭》中捕捉了酒廠生活那些世俗平凡的片刻。袁廣鳴的攝影機就像獨立實體一般,從不同場景拍攝出製酒藝術的種種細節。從他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藝術創作或是釀酒,想要創造出特殊成果必須歷經的各種階段。創作《逝去中的風景─蘇格蘭》和製造「格蘭菲迪」單一純麥威士忌其實很類似。袁廣鳴錄下「格蘭菲迪」製酒過程中,蒸餾與陳年所需的勞動和努力,就跟他從構思作品到最終呈現所花費的心血一樣,兩者都需要精純提煉、去蕪存菁。每一個影格都像「格蘭菲迪」單一純麥威士忌的成份一樣,各自獨立;然而他又將這些獨立的元素小心翼翼地彼此融合,彼此連貫,並將這些變化與經驗化成獨特純淨的感受呈現出來。

袁廣鳴的計畫涵括了酒廠進行製酒過程的每一區域。從最開始糖化發酵的桶間,到設置整排銅製蒸餾器的第一蒸餾室,最後歸於八號倉庫陳年的寧靜,蒸餾後的烈酒就是在這個倉庫裡度過漫長時期,直到威士忌在此變得穩定成熟。除了製酒流程,影片中還穿插著道夫鎮日常活動的場景,像是每周舉行的蘇格蘭舞,或是在我家共度的某個下午,以及袁廣鳴在他自己廚房裡獨處的某個片刻。這些人與人間的互動和大自然超凡美景的相對照下,只見結實累累的大麥在陽光下,隨風搖曳,等待收割。佇立在「格蘭菲迪」的山丘上俯視廣袤森林,靜謐綠意,盡收眼底。每一個掠過的鏡頭,時光的片刻也隨之結束;往往不可能再現。但在袁廣鳴對日常的探索中,實存的生活常規卻中斷了;每一個片刻都可以重現,都可以重返、倒轉和再次體驗一番。

投入藝術村計畫七年以來,我享有跟許多駐村藝術家合作的特權,但沒有比袁廣鳴與《逝去中的風景─蘇格蘭》更讓我感到密切的了──尤其我也成為影片的一部份!

至於吳季璁的作品,每日的常態與變異同樣是重要元素。吳季璁關心存在的純淨度、影像的真正本質。在他的《透視》中,景觀有所改變,每件事不僅是外表所顯示的而已。其影像各部分被重新壓縮或延展,並未依循自然的視點,規律統一地向某處消失聚集,而是在我們眼前舒展開來。建築物像被他重新設計一般,發展出某種新的結構,並被賦予新的動力。雖然那些建築看起來似乎要從攝影機中飛奔而去,彷彿彗星留下殘破的尾巴般,連陰影也遭到破壞,不再一致。它們飛奔的長度與方向像是取決於太陽的能量,但影像中又有許多建築物的陰影好像違抗了物理原則,往反方向運行;就彷彿有許多而不只是一個太陽,朝我們的星球表面放射光芒。

很不幸地,吳季璁於2006年駐村期間體驗到大自然強大的威力,時間的一次心跳也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他的計畫是將酒廠舊有的泥炭庫房,轉變為裝置的空間,以展示作品《針孔》──透過電子設備控制針孔的形狀,進而改變其成像。吳季璁花了很多心力處理電子設備與空間布置。沒想到開始展出的那天早晨,突然起了場驚人的暴風雨。大水淹沒了泥炭庫房。風雨雖來去急促,但損害卻造成了。正當我們慶幸敏感的電子設備未遭破壞之際,吳季璁投影用的銀幕,還有遮蔽入口光線的布簾,幾乎被風暴損壞殆盡。神奇的是從那次暴風雨後,至今沒再發生過。酒廠一些資深員工表示,就他們記憶所及,也從來都沒看過這樣的洪水,或許一輩子只會碰到一次。

像這類出人意表的事件卻每每成為陳慧嶠創作的核心。她是「格蘭菲迪」於2005年所接待的首位台灣駐村藝術家,她的駐村作品《體內的一種感覺》與她個人強大的信念有關,她相信自己會在蘇格蘭找到一些特別的東西。這件作品受到像風車這類普通的東西所啟發──至少對我來說很普通。這些風車前幾年才開始出現在蘇格蘭的坡地,將當地景觀做了新的詮釋。在道夫鎮南端,通往亞伯丁的路上就有一群風車,我開車經過它們無數次,所以我記得。剛開始時,它們的確會令人吃驚,但隨著時間流逝,這些風車淡化融入背景中,順理成章地成為景緻的一部分。當然,對一雙嶄新的眼睛來說,總有看待的新方式。

2005年,我在亞伯丁機場接到陳慧嶠和她的助理沈怡寧後,開車回藝術村,這時風車首度映入眼簾。在還沒開到風車之前,嶠都靜靜地坐在後座。我想她八成因為長途飛行而極感勞累,或許也因不知道接下來的三個月在這陌生的國度可能的遭遇而感到惶惑。然而,當風車在地平線上開始浮現,她變得比較來勁,問了較多問題,還一邊解釋她對風車有多訝異。當時我並不了解,但當我逐漸了解她和她的創作時,我才發現為什麼這些碩大無朋、高聳入雲有著鋒利葉扇的風車對她是如此重要──因為它們的尖銳與柔軟形成對比。進一步說,雖然嶠從沒來過蘇格蘭,但在她內心深處,其實她已經知道自己會找到些什麼了。多年來我們持續維持良好的關係,尤其重要的是,嶠每年都協助我挑選出最適合「格蘭菲迪」駐村計畫的台灣藝術家。

嶠非常相信占星術,對她來說,沒有事情是偶然的。深邃的契機,早就存在那裡;只是有待我們去發掘、去體驗。對她而言,每一個心跳都很特別。夢境是她作品的一大特質,而其中又以《銀塵III》最為明顯。她以輕柔的材質做出了這件作品,幽微的光點以及水池上的投影,賦予她的創作一種如夢似幻的變異感。沒有事物是單一或靜止的。即使它們真是碰巧在此,終究是藝術家預先的安排。正是這些無法獨自存在的元素,共同營造了更為深刻的氛圍;或許它們是某種隱喻,反映了嶠對存在的看法?

姚瑞中的金箔畫系列也來自個人對生活的詮釋,他駐村期間的作品跟嶠一樣發自內心探索,其性質較具個人回顧。他以先前的系列為主體加以衍生發展,例如之前的「犬儒」系列和2007年駐村期間的作品「忘德賦」系列就可以見到關聯性。時間的一次心跳讓姚姚的另一個自我,浮現在「如夢令」的系列作品中,彷彿身陷好幾個親密關係之中,混合了敏感與色情。現代生活科技闖入看似傳統的地點,其實背景時空的設定超越時代,暗示著劇中角色並非人類。就跟古代的神衹一樣,他作品中的角色日夜尋歡縱樂──莫非他們是我們渴望改變生活的欲望?圖畫中予人觀淫癖之感,侵入者從窗口偷窺一對正在濃情密意的男女。而房裡的電視和電腦螢幕,又將外在世界帶到私密纏綿的兩人生活中。妖魔鬼怪潛伏一旁,窺伺睡夢中的肉體。而蜷曲在牆角硍 ??! 那隻貓──牠在打盹?還是在觀看?甚至對觀眾來說,觀看這些畫面都好像在探人隱私。這些作品都與由外朝內的窺看方式有關,攸關慾望與異想。

姚瑞中這系列的作品有條貫通全軸的主要脈絡──都會出現一瓶烈酒。有時是「格蘭菲迪」的威士忌,有時則是威廉格蘭父子公司所出產的其他品牌。格蘭菲迪,正是這四位藝術家在此發生連結且分享經驗的原因。


格蘭菲迪藝術家駐村計畫策展人
安迪‧費爾葛瑞福
寫於蘇格蘭道夫鎮格蘭菲迪酒廠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議美國在台協會﹝AIT﹞面試官的語言暴力以及將為此而做的創作計畫                                                                               2008/9/27



陳界仁的聲明





我相信「人」最基本的尊嚴,要先靠自己去爭取。


緣由
我因受邀參加美國「紐奧良雙年展」,同時應邀於10月26日至11月2日赴紐奧良參加展覽開幕。為取得美國簽證,我於2008年9月23日上午12點45分至「美國在台協會」﹝AIT﹞辦理非移民簽證﹝觀光/商務簽證﹞。本人因正忙於製作參展作品,所以英文申請表格由旅行社代填。當我交付相關文件予美國在台協會面試官時,面試官口氣不耐地指責表格填寫錯誤,要求修改過後再次遞交。我因為不黯英文,修改其中錯誤時並未察覺還有遺漏。在我二度遞交文件時,面試官語帶不屑地譏問:「你不會去看外面的中文說明嗎?」當我開口詢問他何處填寫有誤,這位口操標準國語的華人男性面試官,盛氣凌人地大聲怒斥:「你給我過來,你要跟我爭辯嗎?我懷疑你是要偷渡!

我是受邀去美國參展竟然還需受此羞辱,至此,我只有憤而離去。表格填寫有錯誤,可以要求我重新填寫、可以退件重辦、甚至不給予我美國簽證。但人對人最基本的禮貌與尊重,美國在台協會的面試官不懂嗎?美國在台協會的面試官有何資格在眾人面前羞辱他人並惡意指控:「我懷疑你是要偷渡!」?

台灣民眾至美國在台協會辦理美國簽證時,時常會碰到這類被視為「殖民地人民」的言詞和態度上的對待,而我只是長期以來被羞辱的眾多台灣人之一。

美國在台協會面試官話語中所顯現的暴力和其背後的霸權意識形態當然令人齒冷。顯然在美國在台協會的面試官眼中,任何想要去美國無論是觀光、旅遊,或短暫居留的旅客都存在著「偷渡」的嫌疑(即使是受邀參展但表格填錯)。或許美國式的「自由、民主、人權」就是建立在羞辱其它地區的人民身上。而這種歧視他人的語言暴力,也可能是美國政府交付給面試官展示其做為「殖民地主人」的工作之一。

反諷的是,台灣政府政治上長期依附美國,甘於作美國的附庸,即便連申辦簽證這種個人性事務,也必須建立於這種馴服的關係中。美國「老大哥」強勢要求台灣花六千億購買美國次級軍火的荒唐例子猶在,而我們的總統、政黨長期以來更只求能靠著獻媚美國而獲得「老大哥」允許搞所謂的「過境外交」。這種長期的自我貶抑,使得連辦理簽證時,台灣人都可能被當作比殖民地人民還不如的偷渡犯來對待。

我當然要拒絕被這樣的羞辱,更不會再去申請美國簽證。

同時我認為以美國政府長期的霸道心態,是不會對被其羞辱和欺壓的其他地區人民說一句道歉﹝美國政府何時對被其屠戮的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和中南美洲人民…等說過一句道歉?美國政府又何時對於其國內的底層人民或如紐澳良風災後的黑人災民表現過關懷?﹞,因此我也不準備浪費時間跟美國在台協會理論或聽其官僚所說的任何托詞。

我當然更不期待我們軟弱的政府能為他的人民爭取最基本的人格權。

〈我懷疑你是要偷渡!〉 創作計畫

在要求公平和有尊嚴的被對待前,我們必須要先說出自己的經驗。

我的經驗也是眾多台灣人曾有過的經驗,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當想要去美國觀光、旅遊,或短暫居留時可能要承受的羞辱經驗。由於台灣政府長期的依附美國、自我貶抑的關係,讓我們對於這些羞辱大都已習慣抱著默默忍受的態度,這難道不是台灣社會未曾真正公開說出的「人民記憶」嗎?不就是因為我們總是默默忍受,甚至將接受羞辱和自我貶抑視為正常,然後一代代的遺傳下去。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不想只是生氣,更不想默默忍受,我計劃以這個部落格,先蒐集台灣人民在美國在台協會辦美簽時,曾受過各種言詞或態度上羞辱的案例。之後我會根據這些案例,發展成一個拍攝影片的計畫,未來或許還會延伸為一個更大的、長期的、集體的書寫與展覽計畫。

雖然我被羞辱時非常憤怒,但這卻不是一個關於「憤怒」的計畫。我相信這個世界總是被點點滴滴的緩慢改變,我誠摯地邀請有類似經驗的人,無論是親身經歷、身旁朋友的經驗,或是你曾目擊的過程,都希望你能在這個部落格上留下你的見證。當這許許多多的經驗聚集起來時,或許能幫助我們想:我們為什麼會被如此對待?我們可以如何改變它?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自中國時報20080930


被懷疑要偷渡 刺激陳界仁創作


術家陳界仁在網路上成立「我懷疑你是要偷渡!」部落格,開始他最新的創作計畫,他打算蒐集台灣人民在辦理外國簽證時,曾遭受過各種言詞或態度上羞辱的案例。陳界仁表示,他將根據這些案例發展成藝術創作的素材來源,未來還會繼續延伸出長期、集體性的書寫與展覽。


     四十八歲的陳界仁是目前在國際間最具知名度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他的創作主題主要探索台灣在全球化之下,政治、經濟方面受到的衝擊。陳界仁之所以成立「我懷疑你是要偷渡!」部落格與創作計畫,起因是上星期陳界仁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辦理觀光/商務簽證時,被面試官羞辱的不快經驗。


     陳界仁受邀至美國參加十月底舉行的「紐奧良雙年展」以及紐奧良雙年展的開幕活動。為此,九月廿三日陳界仁前往美國在台協會辦理簽證。他將由旅行社代填的英文申請表格交付給面試官,面試官口氣不耐地指責表格填寫錯誤,要求他修改之後再次遞交。「我修改其中錯誤之後,未察覺還有遺漏,再交文件,面試官不屑地說:『你不會去看外面的中文說明嗎?』」

     陳界仁說,這位面試官是一位華人男性,說一口標準國語。「當我想詢問面試官何處填寫有誤,他竟然盛氣凌人地怒斥:『你給我過來,你要跟我爭辯嗎?我懷疑你是要偷渡!』」

     「我是受邀去美國參展,竟然還受到這番羞辱,當下我轉頭就走,拒絕再辦理,內心相當憤怒!」陳界仁說,「表格填寫有錯誤,可以要求我重填、退件重辦,甚至不給我簽證都可以。但人最基本的禮貌與尊重,難道面試官不懂嗎?這件事反應出美國帝國老大的心態。」

     陳界仁說:「我相信我只是長期以來被羞辱的眾多台灣人之一。」

     陳界仁不想默默忍受這般羞辱,也不懼怕被美方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身為藝術創作者,他希望能在「我懷疑你是要偷渡!」部落格上匯集大眾經驗。

     陳界仁「我懷疑你是要偷渡!」部落格網址:http://ccjonstrike.blogspot.com。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王俊傑個展
微生物學協會之《終曲:克里南特星》


展出時間:2008年09月27日 ~ 2008年10月25日
開幕酒會:2008年09月27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展出地點: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1號2樓 25077243

www.itpark.com.tw










「不管隱身¬在星辰背後的是什麼天神般的力量和主權,普爾提醒自己,對普通人來說,重要的只有兩件事,那就是愛與死。」
──摘自 Arthur C. Clarke "3001: The Final Odyssey"


「微生物學協會」是藝術家王俊傑始於2000年的系列創作計畫,藉由虛擬的拯救瀕臨毀滅世界之研究,討論關於人類與文明的關係,已完成的作品包括:《衣計畫》(2000)、《狀態計畫 I》(2000)、《旅館計畫(神經指南)》(2001)、《金羊毛計畫》(2002)、《狀態計畫 II》(2005)等。《終曲:克里南特星》則是本系列的最後一個計畫;本作品描述了未來人類對3002年第一批外太空移民之見聞的考古記錄。

創立「微生物學協會」的Z博士,最後仍沒能完成對抗地球毀滅的任務,終由於「臭氧層」完全消失而導致地球毀滅。2550年,人類發現太陽系外緣一個具生命現象的外行星「克里南特星」(Cullinan+);因此,移民克里南特星便成了唯一解救人類的方法。由地球前往克里南特星,須耗時四年半,因此,第一批太空移民便於西元2997年12月24日乘坐「阿哥號第五型」(The Argo Type V)超級太空船出發,於3002年7月1日到達目的地。第一批移民們以文字、繪畫及影像記錄等方式記錄下當時艱辛求生存的過程。

《終曲:克里南特星》展覽計畫,便是以未來人類的角度觀察人類移民外太空的考古學,它顯示在西元3000年時的人類文明雖已發展至前所未有的可能,但卻無法阻止地球的毀滅,因此人類帶著悲憤,被迫拋棄自我的高度文明,重新在另一¬個荒漠開始過著如原始人般的奮鬥生活......。《終曲:克里南特星》猶如一個寓言,它以博物館的歷史性文件展覽方式呈現,透過多¬個隱喻性的物品與文件,企圖將人類對於外太空冒險與生命跡象的憧憬,轉化為文明的另一次失落,一切回歸到原點,猶如地球曾遭遇的大滅絕般。



Copyright © IT PARK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Address: 41, 2fl YiTong . St. TAIPEI, Taiwan Postal Code: 10486 Tel: 886-2-25077243 Fax:886-2-2507-1149
E-mail: info@itpark.com.tw website: http://www.itpark.com.tw/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年藝術家吳東龍,在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駐村之後,將於927日起在非常廟藝文空間展出一系列最新作品。此次展出為吳東龍駐法藝術村後返台首次個展,將有多幅全新作品完整呈現。


吳東龍擅長以傳統油畫媒材表現現代抽象繪畫,運用行色進行塑造,使用線性、色面、體積、空間等結構元素進行組成、展開或是壓縮,並配合色相、色溫、明度與彩度等色彩元素共同組成畫面,除了傳達視覺性的張力,計畫性的編排與圖像安置同樣也暗示藝術家內在的情感經驗。此次,延續一貫的創作風格,吳東龍以低調冷靜的表現手法,透過輕薄油彩與反覆筆刷運行,呈現作品的穿透性,圖像中模稜兩可的多重語意因而成聲。在他一貫穩健、清新的繪畫風格之中,透露出神秘又不失優雅的姿態。追憶的旅程中,頓時,豁然開朗。


閱讀吳東龍作品中的個人美學品質,猶如在秋意濃厚的夜晚,不經意與盛夏旅程中不復記憶的枝節片段重逢。細細回味重拾、拼湊的回憶後,才發覺,記憶早已深植於自我,堆累成經驗的延續。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首位於日本 Tokyo Wonder Site 駐村青年藝術家

 

吳達坤返台首展

 

展出期間並受邀參加韓國光州美術館聯展




 

 

 


 

在迷失中迷思 Lost and Reflecting


迷樓-東京


Mi-Loua-Maze):Tokyo


 


吳達坤 2008 個展


Wu,Dar-kuen Solo Exhibition 2008


 


Duration: 2008/08/23-09/29


Location: VT Artsalon, B1, 47 YiTong Street Taipei 104, TAIWAN


Reception: 2008/08/23 (Sat.) 7pm


Contact: +886(2)25161060 (Sandra Tung)


 


 



 


Mi-Lou(a-Maze)Tokyo


 


During the Artist in Residency Programme in New York, Taiwanese artist Dar-Kuen Wu began his series of studio project – "The Urban Phenomenon under the Globalisation". "Mi-Lou Series" was since then the most ambitious and so far still ongoing project among the others.


 


In the project of "Mi-Lou" series, Wu Dar-Kuen consists not only his speciality in mastering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but also attempts to approach the literary characters and obscured metaphors in the content of his work. "Mi-Lou" is composed by video images taken from people and periods of time in varies big urban cities and will be presented on multiple screens in a theatrical setting. Images of people cam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re juxtaposed to be the major roles in this setting/play. Those images seem irrelevant to each other however are connected somehow.


 


"Mi-Lou" project has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ive sequences in order: New York, Taipei and Tokyo. This exhibition will emphasise the scene which has taken place in Tokyo – mainly in Shinjuku and Harajuku where always attract many street performers. Wu himself plays the role of a traveller here who is lost but amused by this enormous urban labyrinth. He then collages those captured images within his theatrical setting. Though his observation and continuous acts Wu shares his major concerns in this project – how do we study each other in the contemporary urban life? How do we exhibit/present ourselves? And further more, where are we actually?


 


 




 



 


「迷樓─ 東京」



 


   吳達坤的城市劇場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經驗差距日益縮短,但也日益複雜。通訊、影像傳播與交通技術的變革,讓城市與城市之間圖像的差異減少,很多地方,開始有著相同的符號、氣味與習性。可以這麼說,人們在經過大量旅途後,對異地原本的差異想像正在消失中。


 


但是我們的經驗真的就這麼地被一體化了嗎?忠孝東路的星巴克可以讓你感到相同的紐約風情嗎?師大夜市的日式服飾店讓你彷彿置身東京嗎?新宿街頭的搖滾樂團,讓你體驗到了七○年代的美國重金屬況味嗎?藝術家吳達坤顯然不這麼認為,他從一個看似普遍尋常,其實卻是令人眼花撩亂的現象,找到了一種更為耐人尋味的答案。


 


他看見了一個全球化下一個極為常見的景緻:那穿梭在城市各個角落中,彷彿無所不在的城市座標─「街頭藝人」。這給了他一個靈感。


 


在2006年的紐約駐村時期,以數位與互動技術見長的藝術家吳達坤,開始了一個名為「迷樓系列」的創作。多次展覽與駐村交流而長時間旅外的吳達坤,因為大量的異地與城市經驗,始終對物理時空與文化差異有著一種獨特感受,他開始注意到,這些看似越來越相近的「城市們」,其實是錯綜複雜的,它們並不一至,儘管,他們總有某種熟悉感。而長期駐地的經驗,讓吳達坤開始想要找尋這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受。於是從紐約開始,這個充滿街頭藝人與五味雜陳歷史的城市,吳達坤開啟了他龐大的計畫,他稱之為「迷樓」(Mi-Lou)。



「迷樓」是吳達坤給當代城市取的一個新名字,它引自傳說中隋代暴君修建的奢華宮殿之名,而這奢華宮殿的後面,當然是無數苦難的人民。偶然又反諷地,當代城市的高速資本主義生活,仍然對它的子民們橫征暴歛,甚而身在其中還不覺疲累。「迷樓」的多重意義在此不言可喻,城市不但浪漫美麗,同時它也殘酷無情;城市不但令人熟悉,也令人迷惘而陌生。


 


「迷樓系列」中,吳達坤保有他的一貫的創作特質,在數位影音與裝置藝術的手法後面,是詩般的洗鍊手法以及種種隱而未顯的譬喻。結合著各大城市的人物與時空,「迷樓」是一個多螢幕的互動錄像藝術,宛如一個當代劇場。在迷樓的裝置中,來自多種不同文化情境的街頭演出被並置在一起,互為主體;影像裡這些看似無關的人物與故事,在此處卻彼此結合,同台演出。


 


「迷樓」計畫其實分為三部分;場景依序發生在紐約、台北及東京三座城市。本次即將台北非常廟藝文空間(VT Artsalon)展出的部分,即以東京為舞台。在聚集著大量街頭藝人的渋谷與原宿,吳達坤像一個迷路卻又充滿驚喜之情的旅人,茫然於這個巨大都會迷宮之際,仍不忘將這些藝人捕捉在他的影像中,並將他們拼貼在他的「迷樓」中。


 


藉由這個持續的動作,吳達坤所欲提問的是:「在當今的城市中,我們如何閱讀彼此?我們如何展現自己?以及,我們身處何處?」吳達坤用了一個很詩意的方式來提問。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 12 / 2008-08-14




林明弘 & Heidi Voet 雙人展







林明弘 & Heidi Voet 雙人展
Two-Person Exhibition by Michael Lin & Heidi Voet
23 August ~ 20 September, 2008


Opening Reception: 7:00pm, Sat., 23 August 2008
www.itpark.com.tw






又涼又甜與鑽孔─林明弘與海蒂・沃特雙人展

「伊通公園」很高興推出台灣藝術家林明弘(Michael Lin)與比利時藝術家海蒂・沃特(Heidi Voet)的雙人展。這是林明弘自1999年後,首度在伊通展出,當初他在「伊通公園」首度發表了地板繪畫,後來地板畫就成了這位藝術家在全球展出時的代表作品。至於裝置藝術家海蒂・沃特則是首度在台灣展出。

他們倆人的作品分別陳列於三個展廳。二樓和三樓辦公區供林明弘展示作品「又甜又涼」(Cool and Sweet)。至於,沃特的裝置作品「美就像一位畫家和鑽孔在藝廊牆上不期而遇」則在三樓的展場展出。兩人的作品就某種程度而言都是為「伊通公園」的展場量身訂做,皆在於表現「伊通公園」的歷史。對林明弘這位前「伊通公園」的工作人員而言,過去伊通的吧台所創造出來的社群生態是個重要的出發點。但另一方面,對海蒂・沃特來說,她的新作品則建立在先前展覽所遺留下來的痕跡之上。兩位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均在於發掘展示空間,從而顯露出「伊通公園」這個展場所特屬的社會與歷史背景。

林明弘的「又涼又甜」包括幾個不同元素:涼爽的微風、風車、自行車、街頭小販、烤布蕾和泡芙、伊利(illy)咖啡與繪畫。

林明弘作品設置的第一個部分「涼」在二樓展出,包括大幅花卉圖案的繪畫,還有一台他從上海買來的街頭小販用的自行車。自行車就停在圖畫前面,邊銷售著玩具風車,玩具風車則由電扇發動,讓奇熱無比的展廳涼爽了起來。

第二個部分「甜」則在三樓展出。小販的自行車又出現了,不過這次則銷售甜點。林邀請本地小販和工作的夥伴在「伊通公園」裡賣甜點跟咖啡給觀眾。在此裝置作品中唯一可看到藝術家蹤影的是林明弘幫義大利咖啡公司設計的義利咖啡錫罐和杯子,與二樓的繪畫直接相關。

與之前的大規模作品相同,林明弘創造出一個社會交互作用的感官享受空間。他以咖啡、甜點和涼爽空氣,再度透過作品強調觀眾的身體感知;他雕塑出一個小小社會,透過商業、生意和慾望介入的方式──社會裡的街頭小販、義大利咖啡和設計一同擾亂了原本展覽空間的特定作用。

沃特的作品名為「美就像一位畫家和鑽孔在藝廊牆上不期而遇」暗指德‧羅勒阿蒙德公爵(Comte de Lautreamontt,1846-1870)的名言「美就像一把雨傘和縫紉機在解剖台上不期而遇」。這句名言是超現實主義最早和最重要的文意先驅,是一種有關空間的記憶、展出和製造影像、矛盾與荒唐,以及我們對減輕影像、慾望和想像的需要。

沃特的創作跟一般藝術家都會做的一樣,在設置作品前,都必須先在藝廊牆上鑽新的孔以懸掛展出作品。但是,沃特與此例行公事唯一的區別在於:她以彩泥填滿牆上的鑽孔和毀壞的牆面;刻意強調出先前藝術作品或藝術家所留下的痕跡,而非擦掉這些印記。彩泥使得她的「創新」變得很鮮明愉快,同時也凸顯出牆壁上的現有疤痕──此空間的歷史。

然後沃特也會鑽上新的孔洞,但不是為了懸掛畫作,而是透過在牆上鑽孔來創造新影像,就跟在人體上以針刺出刺青花紋相同的意思。取刺青圖案──一個漂亮美眉,還有棵棕欖樹──利用這種屬於次文化、象徵慾望、夢想和幻想的形象,反射出我們在牆面上懸掛畫作和藝術品,其實就是種裝飾的慾望。

這次她所展出的作品「美就像一位畫家和鑽孔在藝廊牆上不期而遇」參考了她早期的作品「星塵」(Stardust, 2006)。她在「星塵」中以薑餅和包著糖衣的餅乾做成了一幅大型塗鴉,酷似展場上所展出的塗鴉。沃特透過結合年輕族群的文化和文學類型的童話故事,顯示出這兩者的相似性──均提供我們一種超越遭到制約與世俗生活的方法。

「地球是平的」(The Earth is Flat, 2007)也可視為是件關乎過去的作品。她在該作品中打斷了一座遭廢棄小教堂的歷史背景,由於該教堂是由修道院所建造,所以不准有裝飾品,因為沃特在天花板黏貼上許多雲彩的海報。利用掛得歪歪的海報,營造出傳統天花板繪畫的天堂錯覺,海蒂・沃特藉此譜寫出一齣在期待與現實之間的美妙碰撞篇章。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歪咯綻》聯展-楊仁明Anthony Luensman、浩銘


 



展覽期間(Duration): 2008/07/19(Sat.) ~ 2008/08/16(Sat.)


展覽地點(Location): 非常廟藝文空間 VT Artsalon


                             台北市伊通街47號B1


                             B1, No 47, Yi-Tong Street, Taipei, Taiwan, 886-2-2516-1060


開放時間(Open Hour): 2:00 pm~11:00 pm (Tue -Thu) , 2:00 pm~1:00 am (Fri & Sat)


開幕酒會(Opening):  2008/07/19(Sat.)  7:00 pm (藝術家將出席酒會)


 


 


「歪咯綻」自「歪歌讚」的諧音變形。


 


歪歌與歪哥(台語發音,指旁門左道、賄、亂來)都共同代表著有負面意念,在此取諧音之意來暗喻嘲諷著我們無形中都在不自覺地參與且一同讚頌著這歪斜的價值觀念。


 


「咯」指台語中的又一次,有著反覆再一次之意念。


 


在歪歌轉變「歪咯」詞彙形式的同時,意涵上保留了歪歌台語的原意 ; 而「讚」轉變「綻」的由,是希望著藉由我們作品的觀念與意識在觀者的心中產生共鳴與發酵。



 


將上述概念套入人本與自然之依存關係來探討,「歪咯綻」指的是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功利性消耗和口語化的片面環保意識之下,發現歪風肆虐,且忘記了該有的原意以及遺忘了真正的自然環保意識後的一種內在自覺性反芻與再造聲明



 


本次「歪咯綻」的展覽藉由仁明、Anthony Luensman浩銘三位藝術家,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與相異的觀察視點切入,探究人本自然間本質性的問題,更由各自不同的敏銳度與刺激點一起串聯起對自然環境的迴響及關懷。開幕酒會將於7/19(六)晚上七點舉行, 歡迎各位共襄盛舉


 



--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 7 / 2008-07-18






雙重火焰─陳慧嶠個展

展出時間:2008年07月19日 ~ 2008年08月16日
開幕酒會:2008年07月19日,星期六,下午 7:0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下午1:00 ~ 10:00
展出地點:伊通公園 台北市伊通街41-1號2樓 25077243






一顆黑白相間的星星,既熾熱又冰冷。一朵能量的保護雲,既真實又虛幻。一炬光束般的耀眼光芒,既是紅也是藍。這生命的雙重火焰,是織夢者的程序,在我們之間傳遞著心靈感應的橋樑。

如果英雄是跟時間與時間中的不測所打的賭,指的不是永恆的生命,而是純粹活力;一種如大洋般的感覺,即被全體存在裹覆著和搖晃著的感覺。消融在一個單音裡,既非肯定,也非否定,而是釋然。

如果藝術有如愛情開始於那一瞥──我們凝視著吸引我們的人,他或她也回眸凝視;那一剎那、一瞬間我們看見了什麼?我們彷彿看見了一切,但又什麼也沒看見。而這神聖的狂熱,是熱情:是找回靈性的整體和發現自我是大整體中的一個小整體的感覺。這是意願的旅程,時間的一次心跳。

如果,靈魂曾為完全的神祇囚禁,
血管曾給熊熊烈火帶來燃料,
骨髓曾燦爛燃燒!

它們將離開這個軀體,但仍不忘軀體的心事:
它們將成灰燼,然而知覺尚存;
它們終歸塵土,但成了灰也還要愛。1


大地、天空與海洋;占星、航海與飛行。天王、海王與冥王;洞見、超越與轉化。倘若靈魂真的不朽,僅此感謝創作上再度相遇的旅伴們──這裡,更卻確切的說:藝術,這空間裡的詩學,是我們一同學習、演出、擁抱和化解對立的劇場。儘管,直接的靈性體悟與想像之間只有一線之隔!我們仍必須一起觀看環伺的世界。我們必須再往前走,直到我們遇見未知。

CoCo姐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